春风昨夜起,吹荡沧江水。
幽人渺何许?乃在玉山里。
玉山秀色何崔嵬,沧江之水长萦回。
萦回不尽绕山去,但见满谷桃花开。
草肥青野鹿呦呦,花下残棋暮不收。
邻家野老长携酒,溪上渔郎或舣舟。
幽人读书忘世虑,结屋山中最佳处。
世上红尘空白头,束书我欲山中去。

【诗句释义】

玉山佳处,指美好的隐居之处。春风昨夜起,吹荡沧江水。幽人渺何许?乃在玉山里。玉山秀色何崔嵬,沧江之水长萦回。萦回不尽绕山去,但见满谷桃花开。草肥青野鹿呦呦,花下残棋暮不收。邻家野老长携酒,溪上渔郎或舣舟。幽人读书忘世虑,结屋山中最佳处。世上红尘空白头,束书我欲山中去: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隐居生活的诗。首两句“玉山佳处 春风昨夜起,吹荡沧江水”,描绘了玉山的美景和春风吹拂下的江水。第三句“幽人渺何许?”,表示诗人对隐居生活充满了向往。接下来四句“玉山秀色何崔嵬,沧江之水长萦回。萦回不尽绕山去,但见满谷桃花开。”,详细描绘了玉山的秀美景色以及春天的桃花盛开。第五句“草肥青野鹿呦呦”,描述了野外的景色。第六句“花下残棋暮不收”,描绘了诗人在桃花盛开时下棋的场景。第七句“邻家野老长携酒,溪上渔郎或舣舟。”,描述了附近的居民们正在享受着春日的宁静。最后两句“幽人读书忘世虑,结屋山中最佳处。世上红尘空白头,束书我欲山中去”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大自然的喜爱。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于大自然的热爱。

【译文】

玉山的美丽地方,春风昨夜就开始吹动沧江的水。

隐士不知在哪里,他竟然在玉山里面。

玉山的美艳多么雄伟,沧江的水永远萦回。

萦回不息地围绕山转,只见满山的桃花开放。

草地肥沃绿得发亮,野鹿在花下吃草叫不停。

邻居老头经常带酒来,溪上的渔民有时停下船。

隐士读书忘记了世俗的烦扰,在山上建了房子最好的地方。

世间红尘让人感到疲惫,我打算把书收藏起来到山上隐居。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隐居生活的诗。全诗通过描绘玉山的美景和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诗人以“玉山佳处”开头,点明了主题,即诗人所追求的理想隐居之地。接着,诗人通过描绘春风、碧波、桃花等自然景物,生动地展示了玉山的自然风光和美丽景色。其中,诗人用“春风昨夜起,吹荡沧江水。”来形容风的力量之大,使得沧江的水也为之波动;用“幽人渺何许?”来表达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玉山的秀美景色和春天的生机。诗人用“玉山秀色何崔嵬,沧江之水长萦回。”来形容玉山的高大壮丽和沧江水的蜿蜒曲折;用“萦回不尽绕山去,但见满谷桃花开。”来表达诗人对春天的到来和万物复苏的喜悦之情。这些描述不仅展现了玉山的自然之美,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满足。

诗人通过描绘桃花盛开的美景,进一步突出了玉山的自然之美和社会和谐的景象。其中,“草肥青野鹿呦呦”形象地描绘了野鹿在草地上吃草的情景;而“花下残棋暮不收”则暗示了人们在此下棋娱乐的情景。这些细节的描绘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诗人以“幽人读书忘世虑,结屋山中最佳处”结束了对隐居生活的描绘。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世上红尘空白头,束书我欲山中去”也透露出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淡漠和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也表达了他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诗人成功地将自然之美和人生哲理融为一体,使这首诗成为了一篇富有诗意和哲理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