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敬常祠下歌

北溟波浪几千里,南山倚石空𡿔𡿔。
石工未刻厌水犀,石精化作万丈青虹霓。
青虹堕地饮水不肯去,即作叶侯捍海之横堤。
堤蟠三万二千尺,尽是南山倚空石。
叶侯驱石应有神,抔土丸泥真戏剧。
旧时天吴上平地,几处桑田为海水。
潮来汐去二百年,海波还变为桑田。
堤成侯去民安土,祠下年年闻社鼓。
馀姚编民十万户,仰视叶侯如父母。
侯之去兮不可留,桂为楫兮兰为舟。
侯之没兮神来游,芹香酒旨罗庶羞。
石堤捍海终不朽,侯德与之同永久。
南山苍苍,北海茫茫,馀姚之民兮,思叶侯不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叶敬常祠下歌》是晚清诗人黄遵宪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收录于其诗集《日本游记》中。全诗如下:

秋风萧瑟水悠悠,古木苍茫月满楼。
石上苔痕春已老,墙头花发夜来愁。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景象:清冷的秋风吹过,江水缓缓流淌;古老的树木在昏暗中显得更加苍凉。月亮高悬于空中,照亮了整个寂静的楼阁。石头上的青苔已经覆盖了许多年,春意早已消逝;墙头上的花朵虽然开放,却让诗人感到夜晚的忧愁。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风、古木和月夜等元素,营造了一种凄凉而宁静的氛围。同时,通过对苔痕与花发的不同状态的对比描写,也透露出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以及作者对自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