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伤四首上樊时中参政苏伯修运使 其四

江海壖,家家浮生多在船。
船居无租出无禁,竞卖田宅行盐钱。
私盐渐多法渐密,隩里干戈攘白日。
寻常恶孽不肯除,本固枝蕃祸非一。
虎符龙节王者师,赦过录功先自欺。
谏臣上疏劾已晚,蔓延及今归咎谁?
地官合为弘远计,盐价减徵同赋税。
盗源既清民瘼除,五风十雨歌《康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忧伤四首·上樊时中参政苏伯修运使其四》是元代文人王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对这首诗的各个方面进行更为详细的解释:

  1. 作者简介
  • 作者王逢:王逢,字原吉,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他在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受到推荐后以疾辞官。
  1. 诗歌原文
  • 江海壖,家家浮生多在船。船居无租出无禁,竞卖田宅行盐钱。私盐渐多法渐密,隩里干戈攘白日。寻常恶孽不肯除,本固枝蕃祸非一。
  1. 诗歌鉴赏
  • 主题思想:诗歌主要表达了当时社会中因战争和贪腐导致的民生凋敝和社会动荡,通过描写百姓的生活状态来反映社会问题。
  • 艺术手法:采用对比的手法,前两句描绘了普通百姓在水上漂泊的生活状态,而后两句则揭示了这些生活背后的社会问题,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1. 文学价值
  • 历史价值:此诗反映了元代的社会背景和人民生活状况,为后人了解那个时代提供了珍贵的文献资料。
  • 文化价值:诗歌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感人,体现了元代文人对民生的深切关怀。
  1. 后世影响
  • 研究价值:对于研究元代社会史、经济史、法律史以及文学发展史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启示意义:该作品启示人们关注社会底层的生活状况,反思社会不公现象,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忧伤四首·上樊时中参政苏伯修运使其四》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反映时代风貌和社会矛盾的佳作。它不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社会画卷,也提醒我们应当时刻关注民生疾苦,共同努力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和谐的社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