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雨凉风七月尽,萧然山上看飞云。
海水江水咫尺合,吴山越山图画分。
干戈满目正崇武,笔砚随身谁卖文。
幸得风流二三子,清吟剧饮到斜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暑雨凉风七月尽,萧然山上看飞云。
海水江水咫尺合,吴山越山图画分。
干戈满目正崇武,笔砚随身谁卖文。
幸得风流二三子,清吟剧饮到斜曛。
偕游任氏萧然山堂和高则诚璧间韵”是一首出自明代诗人杨慎的《登高则诚山堂》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一同游览高则诚山堂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自然风光的赞美之情。
杨慎(1489年-1559年),字升庵,号青莲居士,四川新都人。他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与李攀龙、徐中行、王世贞并称为“明四家”。他的诗作以豪放、清新、俊爽著称,被誉为“蜀中三大家”之一。
《登高则诚山堂》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作者在明代正德年间游览高则诚山堂时所作。当时,他与友人一同登临山堂,欣赏山水美景,感叹时光流转,人生短暂。诗中通过描写山堂的环境、景色以及诗人的感受,表达了他对自然和友情的珍视之情。
诗的内容如下:
萧然山堂倚碧峦,
高则诚名传百代长。
璧间风月如人意,
携手同游乐无疆。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通过对山堂、风景和友情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同时,诗中的比喻手法运用得当,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