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树,当轩青,众枝只共一本生。
去年风吹北枝损,憔悴南枝颜色陨。
北枝今岁喜如前,南枝颜色皆鲜鲜。
树木无知宁有意,同本故应休戚系。
君不见桃生路井上,李树生桃旁。
虫来齧桃根,李树代桃僵。
桃李异树尚如是,况此一本相连理。
人皆兄弟无则已,若有还须荆树比。
荆树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荆树曲》是元末明初诗人王祎创作的一首诗。
《荆树曲》通过紫荆树的生长状态和寓意,展现了深刻的人伦哲理。诗中以紫荆树为载体,描绘了其“当轩青”、“众枝只共一本生”的自然景象,寓意着家族或群体间的紧密联系。王祎在诗中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将紫荆树的生命力与人际关系相联系,表达了对于家族和社会的关爱以及对于和谐共生的追求。诗中的紫荆树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是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感悟和批判。
《荆树曲》的创作背景同样值得关注。王祎生活在元末明初这个动荡的时代,他目睹了社会的变迁和人民生活的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王祎选择了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对时代和人生的感慨,以及对和谐、团结的向往。《荆树曲》不仅体现了王祎的个人情感和思想,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一些特点和问题。这首诗的创作,既是王祎个人才华的展现,也是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荆树曲》是一首深具文学价值和哲理内涵的作品。它不仅是王祎诗歌创作中的重要作品,也是研究元末明初社会文化、历史变迁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荆树曲》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和价值,也可以从中汲取关于人生、社会和国家的深刻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