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黄廷玉同知晚翠轩

晚翠铭崇轩,贵自人以得。
芳葩委时艳,古木凝岁色。
悠然君子心,寒暑焉可易。
余昔偕兹名,清欢搆幽室。
华楹列两旁,簪组冠宾席。
誉声震中吴,雅艺随所出。
陈基善属文,黼藻勒金石。
子氏经百家,问难无不识。
钱介书独精,贯帖探古迹。
草与怀素同,真夺二王笔。
酒者杨维桢,酣吹铁为笛。
著述千万言,鲸胸吞太白。
后山高启来,诗鸣遏强敌。
摘句排阴铿,行歌效张籍。
群飞一分离,追旧尽沦没。
秋风一夕悲,遐思转岑寂。
学士今奔波,中结动悲戚。
桓桓黄信州,迟遇扬美德。
坚操勖素姿,令业终远积。
暮登琅琊台,矫首履寒迹。
沉吟重徘徊,棠阴蔼馀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黄廷玉同知晚翠轩》是清代诗人李调元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四句:

清风明月满前溪,水石相间绿似苔。

山雨初晴云散后,竹林深处鸟声来。

这首作品描绘了夜晚的自然美景和宁静氛围,通过清新明丽的山水景物与动植物和谐共生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以及内心的平和心境。诗中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画面更加生动形象。

在创作背景上,《题黄廷玉同知晚翠轩》可能是在特定情境下所作,比如夜晚散步时的自然观察或个人感悟。李调元作为清代诗人,其作品多以山水田园风光为题材,反映了他对于自然美的追求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了夜间的美丽景色,传达出一种远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