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翠铭崇轩,贵自人以得。
芳葩委时艳,古木凝岁色。
悠然君子心,寒暑焉可易。
余昔偕兹名,清欢搆幽室。
华楹列两旁,簪组冠宾席。
誉声震中吴,雅艺随所出。
陈基善属文,黼藻勒金石。
子氏经百家,问难无不识。
钱介书独精,贯帖探古迹。
草与怀素同,真夺二王笔。
酒者杨维桢,酣吹铁为笛。
著述千万言,鲸胸吞太白。
后山高启来,诗鸣遏强敌。
摘句排阴铿,行歌效张籍。
群飞一分离,追旧尽沦没。
秋风一夕悲,遐思转岑寂。
学士今奔波,中结动悲戚。
桓桓黄信州,迟遇扬美德。
坚操勖素姿,令业终远积。
暮登琅琊台,矫首履寒迹。
沉吟重徘徊,棠阴蔼馀碧。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稚登的《题黄廷玉同知晚翠轩》。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晚翠铭崇轩,贵自人以得。
  • 诗句解读:晚翠,指傍晚时分的翠绿景色;铭崇轩,意指高耸入云的大宅院。这里形容黄廷玉的居所宏伟、尊贵。
  • 注释:晚翠,即傍晚时分的景色,通常指绿色或翠绿色的植物,这里特指树木在傍晚阳光下呈现出的翠绿色彩。铭崇轩,意指高耸入云的大宅院,这里的“铭”字表示铭记、珍视,“崇”字表示崇高、高大,整个词语给人一种庄重、尊贵的感觉。黄廷玉的住宅如此高大、尊贵,说明他的地位很高。
  1. 芳葩委时艳,古木凝岁色。
  • 诗句解读:芳葩,即盛开的花朵;委时艳,意指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展现出不同的美丽;古木,指古老的树木;凝岁色,意指岁月在树木上留下的痕迹。这里描述了黄廷玉家周围的自然环境。
  • 注释:芳葩,即盛开的花朵,这里可能指的是庭院中的各种花卉,如牡丹、芍药等,它们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展现出不同的美丽。古木,指那些年代久远的树木,这些树木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它们的年轮和树皮都记录了岁月的痕迹。凝岁色,意指岁月在树木上留下的痕迹,这可能包括树皮上的纹路、树洞中的沧桑等。
  1. 悠然君子心,寒暑焉可易。
  • 诗句解读:悠然,表示悠闲自在的心态;君子心,意指高尚的品质和仁爱之心;寒暑焉可易,意指四季更替,但人的心境却可以保持平和、稳定。这里表达了黄廷玉内心的宁静和超脱世俗的境界。
  • 注释:悠然,即悠闲自在的心态,这里形容黄廷玉心态轻松、不拘小节。君子心,意指高尚的品质和仁爱之心,这里强调黄廷玉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仁爱之心。寒暑焉可易,意指四季更替,但人的心境却可以保持平和、稳定。这里表达了一种超越时间和环境束缚的心境,即使面对四季更替,黄廷玉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稳定。
  1. 余昔偕兹名,清欢构幽室。
  • 诗句解读:余昔,即我过去的意思;偕兹名,意指与这个名声一起;清欢构幽室,意指在清静的环境中构筑一个幽雅的住所。这里描述了黄廷玉过去的一些经历和成就。
  • 注释:余昔,即我过去的意思,这里指代诗人自己。偕兹名,意指与这个名声或者成就一起。清欢构幽室,意指在清静的环境中构筑一个幽雅的住所,这里的“清欢”可以理解为一种清雅的生活方式或者精神追求,而“构幽室”则是指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1. 华楹列两旁,簪组冠宾席。
  • 诗句解读:华楹,意指华丽精致的屋檐;列两旁,意指屋檐两边都有;簪组冠宾席,意指客人坐席前摆放着文房四宝,以示敬意。这里描述了黄廷玉府邸的建筑风格和对客人的礼遇。
  • 注释:华楹,即华丽精致的屋檐,这里形容黄廷玉府邸的屋檐非常精美,给人以豪华的感觉。列两旁,意指屋檐两边都有,这样的设计既美观又实用,能够让更多的光线照进室内,也方便人们进出。簪组冠宾席,意指客人坐席前摆放着文房四宝,以示敬意。这里的“簪组”指的是古代文人常用的书写工具,如笔、墨、纸、砚等,而“冠宾席”则是指将它们摆放在客人坐席前,以示对客人的尊重和欢迎。
  1. 誉声震中吴,雅艺随所出。
  • 诗句解读:誉声,意指声誉或好评;震中吴,意指声誉传遍了整个苏州地区;雅艺,意指高雅的艺术才能或技能;随所出,意指这些艺术才能或技能都是自然而然地展现出来。这里描述了黄廷玉在苏州地区的声誉和成就。
  • 注释:誉声,即声誉或好评,这里指的是黄廷玉在当地享有很高的声誉。震中吴,意指声誉传遍了整个苏州地区,这里强调黄廷玉在苏州地区的声望非常高。雅艺,意指高雅的艺术才能或技能,这里指的是黄廷玉在艺术方面的才华出众。随所出,意指这些艺术才能或技能都是自然而然地展现出来,这里强调黄廷玉的艺术才能并不是刻意追求而来的,而是自然形成的。
  1. 陈基善属文,黼藻勒金石。
  • 诗句解读:陈基,即陈基文,可能是黄廷玉的朋友或同僚;善属文,意指擅长写作;黼藻勒金石,意指文采斐然,如同用斧头雕刻金石一般。这里描述了陈基文的文学才华和创作特点。
  • 注释:陈基文,即陈基文,可能是黄廷玉的朋友或同僚,这里指的是与他关系密切的人。善属文,意指擅长写作,这里的“善”表示擅长、优秀,“属文”则是指从事写作工作。黼藻勒金石,意指文采斐然,如同用斧头雕刻金石一般。这里的“黼”是一种古代的礼服图案,“藻”是一种美丽的花纹,“勒”是指雕刻,“金石”则是指金和石这两种贵重的材料,这里形容文采绚丽多彩、生动有力。
  1. 子氏经百家,问难无不识。
  • 诗句解读:子氏,意指某个姓氏的人;经百家,意指精通百家学问;问难无不识,意指无论提出什么问题都能解答。这里描述了某位姓子的人的学识广博和善于解答问题的特点。
  • 注释:子氏,即某个姓氏的人,这里指的是姓子的某人。经百家,意指精通百家学问,这里的“经”表示学习、研究,“百家”则是指各种流派、各家学派。问难无不识,意指无论提出什么问题都能解答,这里的“问难”表示提出问题或质疑,而“无不识”则是指没有不知道的领域或知识。
  1. 钱介书独精,贯帖探古迹。
  • 诗句解读:钱介书,即钱介书公,可能是黄廷玉的朋友或同僚;精,意指精湛、精通;贯帖探古迹,意指深入研究古代典籍并探索其中的历史遗迹。这里描述了钱介书在学术研究方面的专长和成就。
  • 注释:钱介书,即钱介书公,可能是黄廷玉的朋友或同僚,这里指的是与他关系密切的人。精,意指精湛、精通,这里强调钱介书在学术研究方面的深厚功底和卓越能力。贯帖,意指通晓典籍和历史文献,这里指的是阅读和研究了大量的古代典籍和历史文献。探古迹,意指深入研究古代遗迹和遗址,这里强调钱介书在考古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贡献。
  1. 草与怀素同,真夺二王笔。
  • 诗句解读:草与怀素同,意指与著名书法家怀素的草书风格相似;真夺二王笔,意指其书法风格直逼唐代两位大师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法造诣。这里赞美了作者的书法技艺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 注释:草与怀素同,意指与著名书法家怀素的草书风格相似,这里的“草书”指的是一种书法字体,特点是笔画流畅、自由奔放。怀素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草书风格被誉为飘逸洒脱、灵动自如。这里通过比较作者的书法技艺与怀素的风格,突出了作者书法技艺的高超之处。真夺二王笔,意指其书法风格直逼唐代两位大师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法造诣,这里的“王羲之”指的是东晋时期的书法家王羲之,而“王献之”则是另一位杰出的书法家王献之。这里通过对比作者的书法技艺与这两位大师的风格,进一步强调了作者书法技艺的高超程度。
  1. 酒者杨维桢,酣吹铁为笛。
  • 诗句解读:酒者杨维桢,意指喝酒的人杨维桢;酣吹铁为笛,意指尽情吹奏铁制的笛子。这里描述了杨维桢饮酒时的豪放和不羁的性格。
  • 注释:酒者杨维桢,即喝酒的人杨维祯(杨维桢误植),这是一首打油诗的尾联,所以应该把“祯”改为“桢”,意思是喜欢喝酒的杨维桢。酣吹铁为笛,意指尽情吹奏铁制的笛子。这里的“酣”表示尽情、畅快淋漓,“吹”表示吹奏、演奏。铁质的笛子是一种常见的乐器,它的音色独特,能够发出深沉而又悠扬的音乐。在这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