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感兴

春事骎骎欲向阑,病夫随分为凭栏。
愁怜甚雨花多瘦,老觉殊乡食更寒。
两屐晴泥妨醉策,一溪春水足渔竿。
年来触物多悲感,莫向垂杨陌上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寒食感兴》是元朝朱晞颜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的景象以及诗人的感慨与心境。下面将深入探讨朱晞颜的生平、创作背景、作品内容及其文学价值:

  1. 作者简介
  • 生平:朱晞颜,字景渊,元湖州路长兴(今属浙江)人。他的生平经历颇为丰富,曾任瑞州路职务。
  • 成就与评价:朱晞颜在元朝时期有较高的文学成就,其《瓢泉吟稿》等作品体现了他在诗歌方面的才华。
  1. 创作背景
  • 时间与地点:这首诗作完成于元代,具体时间和地点虽不详,但可推断为江南一带的春日景象。
  • 情感表达:诗中反映了作者对春天即将离去的感慨以及自身因病体衰弱导致的悲情,通过景物描写传达内心的愁苦和对生活的感悟。
  1. 作品内容
  • 春事骎骎欲向阑,病夫随分为凭栏。愁怜甚雨花多瘦,老觉殊乡食更寒。
  • 两屐晴泥妨醉策,一溪春水足渔竿。年来触物多悲感,莫向垂杨陌上看。
    这些诗句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一个因病而无法远行的老人对春天的留恋和对异乡生活的无奈感受。
  1. 文学价值
  • 意象运用:诗中的“雨打花朵”等意象生动形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变化。
  • 语言风格:朱晞颜的语言清新脱俗,既有元代诗词的特色,也体现了个人的艺术追求。
  • 文化意义:通过对春日景物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1. 艺术特色
  • 抒情手法:诗中融入了丰富的抒情成分,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的个人情感。
  • 意境营造:诗人善于运用象征和暗示的手法,通过春天的景象来隐喻人生的不同阶段和心理状态。
  • 格律形式:遵循古典诗歌的格式,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读来朗朗上口。

朱晞颜的《寒食感兴》不仅是一首表现个人情感的佳作,也是研究元代社会生活和文人心态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感受到诗人独特的艺术魅力,还能深入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审美情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