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事骎骎欲向阑,病夫随分为凭栏。
愁怜甚雨花多瘦,老觉殊乡食更寒。
两屐晴泥妨醉策,一溪春水足渔竿。
年来触物多悲感,莫向垂杨陌上看。
寒食感兴
春事骎骎欲向阑,病夫随分为凭栏。
愁怜甚雨花多瘦,老觉殊乡食更寒。
两屐晴泥妨醉策,一溪春水足渔竿。
年来触物多悲感,莫向垂杨陌上看。
注释:
- 春事骎骎欲向阑:春天的景色渐渐消逝,快要到尽头了。骎骎(qīn),形容迅速的样子;阑,阑珊。
- 病夫随分为凭栏:生病的人随着时间推移,身体逐渐康复,也登上了栏杆。病夫,指身体有病的人。
- 愁怜甚雨花多瘦:对于雨水中飘落的花瓣感到十分的伤感,因为花瓣都变干而显得消瘦了。
- 老觉殊乡食更寒:觉得故乡的食物比在异乡更为寒冷,因为思念家乡而觉得食物更加难以下咽。
- 两屐晴泥妨醉策:两只鞋子踩在晴朗的泥土上,阻碍了我骑马出行的计划。屐(jī),古代的一种鞋。
- 一溪春水足渔竿:一条小溪的水清澈见底,鱼儿游动,我可以用这溪水来钓鱼。春水,春天的水清且流动缓慢。
- 触物多悲感:对周围的事物产生了许多的感慨和忧愁。
- 莫向垂杨陌上看:不要对着那些垂杨柳的小路看,因为看到这些会让我感到伤感。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韩偓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但又带有一丝忧伤的景象,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述,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春事骎骎欲向阑,病夫随分为凭栏。”首两句以简洁的语言描述了春天的景象,春天的生机勃勃即将过去,而我因病不能像其他人那样外出游玩,只能独自凭栏眺望。这里的“病夫”既是对自己的一种比喻,也是对春天生机勃勃景象的一种感慨。这种感受既有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又有对自己健康状况的担忧和无奈。
“愁怜甚雨花多瘦,老觉殊乡食更寒。”接下来的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的感受。对于雨水中的花瓣,诗人感到了深深的同情和悲伤,因为花瓣都变干而显得消瘦了。同时,诗人也感到故乡的食物比在异乡更为寒冷,因为思念家乡而觉得食物更加难以下咽。这些描述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表现出了他对自己身世的感慨和无奈。
“两屐晴泥妨醉策,一溪春水足渔竿。”第三联继续描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他走在晴朗的泥土上,却因为鞋子被泥弄脏而妨碍了骑马出行的计划。而一条小溪的水清澈见底,鱼儿游动,他可以用这溪水来钓鱼。这一联既展示了诗人的生活情趣,又表现了他对于自然的热爱和欣赏。
“近年来触物多悲感,莫向垂杨陌上看。”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回顾和感慨。这些年里,他触目所及之物都充满了悲伤和忧愁,所以现在最好不要去那些充满回忆的地方看了。这既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述和自身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