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倚江亭棹。
来执手,问君归计何早。
宾僚攀挽,元戎举辟,正堪谈笑。
青衫两见书考,且暂屈、致身未老。
料鹍鹏、须奋天池,骅骝宁恋篘草。
堪夸健笔挥斤,长材破的,积案如扫。
霜台器重,兰省优容,十连仪表。
平生不在温饱,但行志、功名尽了。
便归来、说似梅花,清樽细倒。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读懂全诗,然后逐句进行赏析。
“试倚江亭棹”:试着靠在江边亭子的船上。这里指饯别。
“来执手,问君归计何早”:过来握着他的手,问他回家的计划为什么这么早?“执手”,握手。“归计”,归家之计,即归家后打算干什么。“何早”,为什么提前。
“宾僚攀挽,元戎举辟”:宾客僚属纷纷挽留,主帅也荐举了贤才。“挽”,挽留。“元戎”,主帅的尊称。“举”,推荐。“贤才”,贤能的人。
“青衫两见书考,且暂屈、致身未老”:我两次参加考试都以失败而告终,暂且委屈自己,还不想退休。“青衫”,古代读书人穿的青色布衣。“两见”,两次被推荐参加科举考试。“书考”,应试。“致身”,实现自己的志向或抱负。
“料鹍鹏、须奋天池,骅骝宁恋篘草”:想当初大鹏展翅,必定要飞到九霄云外;良马怎能留恋低微的草丛呢!“鹍鹏”,传说中鸟名,常用来比喻远大的志向和远大的抱负。“奋”,振起,奋发。“骅骝”,骏马。“宁”,岂。“篘”,同“槽”,喂牲口的地方。这句是说大鹏展翅高飞,骏马决不会迷恋于低洼的草料场。
“堪夸健笔挥斤,长材破的,积案如扫”:真是了不起啊! 有才华的人挥笔如刀,长材之人铲除了障碍,堆积如山的文件顷刻间被扫除一空。“堪夸”:真了不起。“堪”,可以。“挥斤”,挥动斧头,这里是比喻用锐利的文笔。“破”,清除。“的”,通“砥”。磨刀石。这里泛指阻碍事物发展的各种困难和阻力。“积案”,积压在案上的文件等。
“霜台器重,兰省优容,十连仪表”:受到朝廷的信任,得到御史台长官的青睐,多次升迁。“霜台”,御史台的官署,这里指朝廷。“器重”,看重和重视。“兰省”,中书省。唐代三省六部制中,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文书,地位最高。“仪”,仪表,风度。“十连”,指连续晋升。
“平生不在温饱,但行志、功名尽了”:我平生并不追求温饱,只要实现我的志愿和报效国家就满足了。“平生”,一生。“温饱”,温饱问题(指衣食)解决了。“行志”,实现自己的志愿。“功名”,功勋与名声。
“便归来、说似梅花,清樽细倒”:一旦回来,我就把这次饯别比作赏梅花饮酒,让美酒随着歌声飘洒。“说似”,比作。“说”,述说。“似”,类比。“梅花”,这里用来象征坚贞不渝的品质和美好的情操,同时也暗示诗人的高尚品德。“清樽”,“清”指酒清,“樽”是盛酒的器具。这句的意思是,让我用清美醇厚的美酒,来倾吐离别之情。
【答案】
《宴清都·饯提控令史林君瑞》是宋代词人苏轼所作的一首送别词。此词上片写饯别时的情景,下片抒发惜别之情。全词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前途的祝愿,以及对其壮志难酬的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