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省喧笳鼓。
边风急,穷秋烟暝催暮。
蛮熏未洗,吴棉自检,薄寒珍护。
筝弦也识愁端,渐瑟瑟、偷换雁柱。
更送冷、败叶声乾,敲窗点点如雨。
琴心寄远难凭,孙源闲蜀,巴水连楚。
流波断锦,孤衾怨绮,梦抽离绪。
寒声已度关塞,任碎捣、繁砧急杵。
数丽谯、廿五秋更,乌啼向曙。

这首诗的意境是描绘了一个秋天傍晚时分的景象,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秋日黄昏的图景。

第一句:“画省喧笳鼓”,描述了画省(古代宫廷中的一个区域)里喧闹的音乐声。这里使用了“喧笳鼓”这一意象,形象地描绘了声音的嘈杂和混乱。

第二句:“边风急,穷秋烟暝催暮”,描绘了秋季的边风急促,天色渐晚的情景。这里的“穷秋”指的是一年的最后阶段,“烟暝”则描绘了傍晚时分的景色。

第三句:“蛮熏未洗,吴棉自检,薄寒珍护”,描述了秋天的气息尚未消退,而南方的香料还在被清洗着。这里的“吴棉”指的是南方的棉花,“薄寒珍护”则表达了人们对这种寒冷气候的珍惜和保护。

第四句:“筝弦也识愁端,渐瑟瑟、偷换雁柱”,描绘了音乐声中透露出的愁绪。这里的“筝弦”象征着音乐的情感变化,“瑟瑟”则形容了琴声的凄清。

第五句:“更送冷、败叶声乾,敲窗点点如雨”,描述了秋风中落叶的声音,以及这些声音敲打窗户的情景。这里的“更送冷”和“敲窗点点如雨”都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寒冷和凄凉。

第六句:“琴心寄远难凭,孙源闲蜀,巴水连楚”,描绘了音乐中的寄托和思念之情。这里的“琴心寄远”意味着把心中的思念寄托在音乐之中,“孙源闲蜀”和“巴水连楚”则分别指代了四川和湖北两个地区。

第七句:“流波断锦,孤衾怨绮,梦抽离绪”,描绘了水流中断、锦缎断裂的景象,以及孤独的床上被子和梦中的离别之情。这里的“流波断锦”和“孤衾怨绮”都形象地描绘了离别的痛苦。

第八句:“寒声已度关塞,任碎捣、繁砧急杵”,描述了秋风已经吹过了关塞,无论多么激烈的捣衣声都显得微不足道。这里的“寒声已度关塞”和“任碎捣、繁砧急杵”都形象地描绘了季节的变化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第九句:“数丽谯、廿五秋更,乌啼向曙”,描绘了夜晚的更替和天将破晓的场景。这里的“数丽谯”指的是晚上的时间,“廿五秋更”则表示这个时间是农历二十五日的夜晚。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物的描绘和音乐的引用,传达出一种深深的愁绪和对离别的怀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