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缭绕倚丛台,名迹空存尽草莱。
岘首有碑空堕泪,门前无客且衔杯。
春晴鱼鸟从人乐,日暮牛羊下垄来。
相对欲谈今古事,野僧一笑领花开。
【注释】
青山:指岘山。缭绕:环绕。丛台:山名,在湖北襄阳西南。岘首:山名,在湖北南漳县西北。《晋书·郭璞传》:“过襄阳城西,望见前贤诸碑,遂自为诗,以抒其意。其略曰:‘此山龙蟠,川气凤集。……’”碑:指碑文。堕泪:流泪。衔杯:饮酒。鱼鸟从人乐:春天阳光明媚,鱼儿鸟儿跟着人们游玩。下垄:耕田的农人傍晚回家。垄:田地。相对欲谈今古事,野僧一笑领花开:想和这山林中的野僧说一些古今的事情,野僧却只是笑着,领引着百花开放。领:领受、引领。
【赏析】
《题岘山亭》,唐末五代时期诗人王定保所作。此诗写于唐宣宗大中六年(852),当时作者正在襄州做节度判官,与友人同游岘山亭时作此诗。这首诗是一首纪游诗,通过描写山水风光,抒发了怀古伤今之情。
“青山缭绕倚丛台,名迹空存尽草莱。”首联两句写出了岘山的景色:青翠的山峰环抱,山脚下有座高台叫丛台。山上有历史名迹,但都长满杂草。
颔联两句写出了岘山下的景况:“岘首有碑空堕泪,门前无客且衔杯。”岘山下有个石碑,上面的文字已经磨损得看不清了,所以人们都说它像流下了眼泪一样。门前没有客人来,只有几个牧童还在喝酒唱歌。
颈联两句写出了日暮时的景色:“春晴鱼鸟从人乐,日暮牛羊下垄来。”春天晴朗的日子里,鱼鸟跟着人们一起游玩;夕阳下山的时候,牛群羊群都回到自己的田里去了。
尾联两句写出了作者的心情:“相对欲谈今古事,野僧一笑领花开。”我和朋友相对坐着,想要谈谈古今的故事,但是这野僧却只是笑笑而已,他好像在引领着百花开放,好像是在告诉我,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深远,通过对岘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