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入禅今古有,从禅入教古今无。
一心三观门虽别,水满千江月自孤。
寄无维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无维那》为元代诗人行端所创作,其内容涉及禅学和佛教哲学的深度思考。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对禅宗思想与世俗观点之间差异的看法。下面将介绍文学作品:
作者行端:行端是元代的一位僧人,同时也是一位诗人。他不仅出家修行,还曾主中天竺,并担任灵隐寺的大护持师长达二十年。他的诗作多反映了他对佛教教义的理解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诗歌主题:《寄无维那》主要探讨了佛教中的“从教入禅”与“从禅入教”两种不同的修行途径。诗中指出,尽管这两种方法看似不同,但在本质上却有着共同之处。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禅宗多样性的认识,也反映了他对佛法深层次的理解。
语言风格:行端的诗歌语言简洁明了,善于运用象征和隐喻来表达深刻的哲理。在《寄无维那》中,诗人通过描绘水满千江的景象,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独立于世界之外的精神境界。
宗教哲学意义: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文学作品,更是一次对宗教哲学的深刻探讨。它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实践佛法,如何在复杂的世俗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清明。《寄无维那》通过对禅宗思想的阐述,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时,能够保持一颗清净的心,不被外界所扰。
《寄无维那》作为行端的一部重要作品,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佛学修养,也为后人提供了理解禅宗文化和哲学的重要参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佛教中一些基本而重要的思想,并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得到启发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