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端
草堂陵藏主火浴牙齿数珠不坏坚固尤多因为说偈三首 其二 悟了空王法,乾坤任去留。偶为双径住,倏作九莲游。 月冷金台夜,风生玉沼秋。乡关楚江上,谁为话踪由。 注释: 悟了空王法:领悟到空性的道理。 乾坤:天地万物。 偶为双径住:偶尔在两条道路(喻指修行的不同途径)中停留一下。 倏(shū):突然。 九莲游:佛家语,表示成佛的功德圆满。 金台:指月亮,也指皇宫中的金銮宝殿。 玉沼:指皇家园林里的池塘。
【解析】 题干要求赏析这首诗的妙处。此诗是送悟上人归径山之作,诗人在临别时对悟上人的一番劝勉之语,既饱含深情厚意,又充满哲理意味。“瓦缶固已无黄钟”一句用比喻手法写自己空有才华却无用武之地,“石房巉岩自丘壑”两句写出了悟上人清高、孤傲的性格特点,“兀坐赢得闲观空”写出了悟上人的超脱和从容,“高高解穷千仞巅,深深能极九渊底”两句写出了悟上人高深的境界,最后两句写出了悟上人的胸怀和境界。 【答案】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通过对佛教禅宗和佛教经典教义的比较,表达了作者对宗教观念的理解。 第一句:“从教入禅今古有,从禅入教古今无。” - 注释: “从教入禅”指的是学习佛教教义并最终成为禅宗修行者。“今古有”表示在当今时代仍然有人能够做到这一点。“从禅入教”指通过禅宗的学习最终理解并接受佛教的经典教义。“古今无”表示在古代或现代都没有这种情况。 -
【注释】 破屋:形容荒凉冷落的房屋。孤峰顶:指山顶。因思在去年:去年,指诗人去年在草堂居住时。分香朝诵咒:早晨诵读《金刚经》,焚香分食。联榻夜修禅:晚上与同道者同床共枕,一起修习禅定。解脱华:指佛教中修行达到解脱境界的人所得到的花朵(即莲花)。菩提果:指佛教中成佛所结的果实(即菩提子)。胡为:为什么。先别去:先行离去。凄然:伤感、悲伤。 【赏析】 此诗首句“破屋孤峰顶”描绘了草堂的荒凉景象
次韵答林首座二首 其二 祖师门户无关钥,今古谁云到者稀。 兜率宫中恣游戏,对扬曾不负来机。 注释:祖师是禅宗的开山祖师,他的门径与普通修行者无关。在古今众多修行者中,能真正到达祖师门前的人寥寥无几。兜率宫是佛教中一个著名的道场,这里可以尽情游戏。我在这里对扬(指宣扬佛法),曾经不辜负任何机会。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祖师和兜率宫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修行和佛法的深深敬畏和向往
草堂陵藏主火浴牙齿数珠不坏坚固尤多因为说偈三首 其一 注释:在草堂的陵墓中藏有主火,用来焚烧牙齿。数珠是佛教的一种念珠,象征着智慧和修行。这些宝物都是坚固无比的。因此,人们说:“因为这些宝物的缘故,所以能够说出偈言三首。” 东西诸祖塔,曾已遍参寻。 注释:东西南北中,各有一个佛塔,它们曾经被人们广泛地参观和寻找。 般若谩多体,涅槃惟一心。 注释:般若是一种智慧,但这种智慧有很多不同的表现形态
【注释】 青杉:指松柏,这里泛指高耸的山峰。 簇:聚集、环绕。 仁者:指佛教中的“菩萨”。 双涧:指两山间的两条小溪。 回合:交错盘绕的样子。 四山:四面的山。云接连:指云雾缭绕,连绵不断。 灯:蜡烛。红焰:红色的光芒。 茶点:喝茶时点用的点心。白华:白色的花朵。这里指茶花。圆:圆满。 别后:离别之后。为谁语:为谁说话。 宗门:佛教的教派或门户,这里指佛门。玄又玄:玄妙而又玄妙(即非常玄妙)。
【注】: - 栽松:指种植松树。 - 钝钁:用钝的铁锹,比喻锄头或工具。横肩:横在肩上,这里指扛着。 - 不辞艰步:不怕艰难,不辞辛劳。 - 岧峣(yáoqiáo):山峰险峻貌。 - 灵根活:生长旺盛。 - 会看:不久。春风:春天,象征新生。绿条:嫩绿的枝条。 【注释解释及赏析】: - 第1句:“钝钁横肩雪未消”,意思是说使用钝的铁锹在肩上扛着松树的根部,积雪尚未融解。这表达了作者不畏艰辛
悼通灵仲 古今人所共,如电闪青天。 一相不二相,千年还万年。 院扃云坞竹,塔面石峰莲。 因想游从旧,闲心亦怅然。 注释: 悼通灵仲:悼念通灵和尚。 古今人所共,如电闪青天:自古以来人们都知道这个现象,就像电光划破天空一样迅速而明亮。 一相不二相,千年还万年:一个瞬间的影像,却能保存千万年,不会改变。 院扃云坞竹,塔面石峰莲:寺庙被云雾笼罩,竹林掩映着山寺;塔楼的顶端是莲花形状,像一朵盛开的莲花。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道不分年少,朝闻夕可亡。 - "道":佛教用语,意为修行之道。“不分年少”,意思是无论年纪大小,都能领悟到其中的深意。"朝闻夕可亡",意味着在早晨听闻佛法,晚上就能达到解脱的境地。 - 译文:不论年岁多大,都能悟得佛法真谛。 - 讲精文彻梵,吟好句谐唐。 - "精文"、"文":都是佛教术语,指佛教的经典和教义。"彻":彻底理解。"韵":诗歌的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