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端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一房闲寄长松下”:这里的“一房”指的是一间房子,而“长松”则是指高大且坚韧的松树。这句话的意思是在长长的松树下,有一间空置的房子。 2. “残喘谁留如病何”:这里的“残喘”指的是勉强维持生命的状态,“病何”则是一种无奈的感叹。整句话的意思是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谁还能像生病一样勉强维持生命? 3. “为报南山旧玄侣”:这里的“南山”指的是终南山
这首诗是唐代僧人贯休的《题罗汉图》。以下是逐句的详细释义、注释和赏析。 1. 诸谛空来世所无 - 诸谛:佛教中指一切事物的真理。 - 空:佛教中指一切事物都没有固定的自性,都是因缘和合的结果。 - 来世:佛教中的轮回(转世),即灵魂在死后进入另一个生命体,继续经历生死轮回。 - 世所无:世间所没有的。 - 注释:描绘罗汉的形象,他超越了世间一切的境界和束缚。 - 赏析
注释: 谁家荒田相连着平原,何处孤村带有高耸的树木。 官田耕尽牛儿正在闲适,暂且对着东风吹动横斜的玉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牧童吹笛的背景下,看到牧童在荒田上牧牛,于是写下了这首《题牧牛图》诗。 首句“谁家荒疃连平原”描绘了一片荒芜的田野,与平坦的平原接壤,给人一种荒凉的感觉。这可能反映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忧虑。 次句“何处孤村带乔木”则展现了一个孤独的村庄,周围环绕着参天大树
【解析】 此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诗句,不要写错别字。重点注意“绝顶、袈裟”的书写。 【答案】 ①故园归路隔天涯:故园,即故乡;归路,回家之路;天涯,指天边,比喻相隔甚远。②翻罢贝多山月上:贝多,梵语,译为“大”。 译文: 在遥远的故乡
雪樵 珠霰飘飘柴在肩,且谋烧火过残年。 庭前此际无人立,炉内凭谁续断烟。 注释: 雪樵:指在大雪中砍柴的人。柴在肩:指肩上扛着柴火。珠霰飘飘:像珍珠一样的小雪花纷纷扬扬。 且谋烧火过残年:暂且计划着用火烧掉这堆木柴,以度过剩下的时光。残年:指剩下的时间不多了。 庭前此际无人立:在这大雪纷飞的庭院里,没有人站立。此际:这个时候。 炉内凭谁续断烟:炉子里的火苗,该由谁来继续燃烧呢
【注释】 寄东屿和尚:写给东屿和尚的一封信。 匡:辅助,辅佐。徒众:门徒、弟子。 闲居:隐居。 白云:指代隐士。流水:指代世俗之人。 乾坤外:天地之外。 相亲:彼此亲近。 枉:白白地。 【赏析】 此诗表达了作者在隐居生活中对世俗的淡薄与超然,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相别于今八载馀”,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分别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八年,岁月流逝,友情依旧,但诗人却感到孤独和寂寞。
【注】:钝钁:锄头。岧峣(tiáo qiáo):高峻、高耸。 【译】:锄头横肩,雪还未消;不怕艰难,上山修整松树。轻易种下,松树的根系就活了,不久春风中长出了嫩绿色的枝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冬日植树的画面。诗人不畏严寒,坚持在大雪之后开始种植松树。通过“钝钁横肩雪未消”一句,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环境的恶劣条件毫无畏惧,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不辞艰步上岧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描述了一幅飞鸣宿食四雁图的场景。下面是逐句的注释和翻译: 1. 年去年来年复年,帛书曾达茂陵前。 - 诗句释义:每年重复,岁月匆匆,我的书信曾经到达茂陵皇帝的面前。 - 注解:茂陵是唐明宗李隆基的陵墓,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这里的“茂陵前”指的是皇帝所在地,表达了作者对皇帝的思念之情。 - 赏析: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对皇帝的怀念之情。 2.
【注释】 题:为某画写诗。题,题咏。 飞鸣宿食雁图:此句是说画中雁的行踪和食性。“飞鸣”指雁在空中飞翔时发出的声音;“宿食”指雁在夜间休息时常吃的食物,即菰米;“图”即画。 年去年来无定年:意思是说,雁每年都要飞向南方避寒过冬。 中郎:汉末太尉李固的字号。 何处有书传:意思是说,人们到哪里去才能知道中郎的下落呢? 影横蓟北月连塞:意思是说,雁影横亘于蓟北,月亮高照在边塞之上。 声断衡阳霜满天
【注】 山居:居住在山上 二首:两首诗。 小榻(jiǎ):小床。新营:刚刚搭建。岩瀑(pù):山崖上的瀑布,形容瀑布水势汹涌澎湃。无路:没有路可以行走。草萋萋(qī qī):草丛茂盛的样子。扃(jiōng)门:关闭门户,指闭门谢客。野猿啸:山中的野猿在呼啸。山鸟啼:山间的鸟儿在鸣叫。积世:经历了很长时间。诗书:泛指文化学问。简蠹:书简被虫蛀蚀。累朝:历经朝代更迭。坟墓:墓地。半锄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