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铜山示规孺侄

踏遍春风桃李场,凭高一览总群芳。
亭前纹甃铜花碧,洞口甘流石髓香。
对白抽黄呼小阮,染红濡绿笑中郎。
紫阳孙子欣留客,一醉从人卧竹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铜山示规孺侄”是元代诗人何景福的作品。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游历铜山时所见的自然景色及其与朋友间温馨和谐的氛围。下面是对这首诗更具体的介绍:

  1. 诗歌原文:踏遍春风桃李场,凭高一览总群芳。亭前纹甃铜花碧,洞口甘流石髓香。对白抽黄呼小阮,染红濡绿笑中郎。紫阳孙子欣留客,一醉从人卧竹床。

  2. 诗句解析

  • 首句“踏遍春风桃李场”描绘了诗人在春天漫步于桃园和李树之间的景象,暗示着生机勃勃和大自然的美好。
  • “凭高一览总群芳”则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俯瞰四周,看到所有美好的花草都汇聚于此的壮观景象。
  • “亭前纹甃铜花碧”描述了一座亭子前雕刻着花纹的铜瓦闪烁着碧绿色的光芒,增添了一种古典美。
  • “洞口甘流石髓香”则可能指的是山洞口流出的清泉带有石头的香味,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受。
  • “对白抽黄呼小阮,染红濡绿笑中郎”反映了诗人与友人间的互动,可能是在玩乐中相互取笑的场景。
  • “紫阳孙子欣留客,一醉从人卧竹床”则是说紫阳的孙子热情地留客人喝酒,大家一同躺在竹床上畅饮,营造出一种宾至如归的气氛。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这首诗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巧妙结合,使读者能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流露。
  • 语言优美:采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和动词来描绘景物,使得整首诗的语言富有诗意和画面感。
  • 结构严谨:虽然篇幅不长,但每个章节都围绕一个中心进行描述,形成了完整的故事线索。

《游铜山示规孺侄》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秀丽,更是通过与友人的互动展现了友情和欢乐的氛围。这首诗是元代文人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的体现,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