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松巢挽词

昌水番江虎座尊,归来丹鼎煮云根。
莫嗟风落松无子,自喜朝阳桐有孙。
易传一编了今古,诗名千载重乾坤。
好将庭下黄花露,招取南州高士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徐松巢挽词》是吴存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逝去的悲痛之情。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徐松巢挽词》的创作背景是在元代。据记载,该诗是为纪念徐松巢而作。当时,吴存与徐松巢关系密切,两人曾有过深厚的友谊,因此吴存通过诗歌来表达对徐松巢逝世的哀思和怀念。
  2. 文学形式与内容:《徐松巢挽词》采用七言古诗的形式,共四句,每句七个字,整首诗的结构紧凑,情感真挚。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生命的无常感慨。
  3. 艺术特色:《徐松巢挽词》的艺术特色体现在其简洁明快的用词和富有哲理的诗句中。例如,“昌水番江虎座尊,归来丹鼎煮云根”一句,不仅描绘了徐松巢的尊贵地位和归隐的生活,也暗含了对人生如梦、世事如烟的感叹。此外,诗歌还运用了象征和拟人化的手法,使得自然景物与诗人的情感紧密结合,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4. 社会影响:《徐松巢挽词》在当时的社会影响深远。它不仅是吴存对好友的悼念之作,也是对那个时代文人友情与志向的一种寄托。诗中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和哲理思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研究元代文化和文学的重要文献之一。

《徐松巢挽词》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表达。它通过简洁的文字,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生命哲理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