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磔山禽破晓云,青鞋裹湿上嶙峋。
清明寒食疏疏雨,柳絮梨花淡淡春。
庞老山中逢上冢,周家柏下见游人。
三生曾挂延陵剑,回首人间隔几尘。
清明游徐公墓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清明游徐公墓下》是一首描绘清明节时游历墓地情景的元代诗人吴存所作的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诗歌全文:《清明游徐公墓下》的全文如下:“格磔山禽破晓云,青鞋裹湿上嶙峋。清明寒食疏疏雨,柳絮梨花淡淡春。庞老山中逢上冢,周家柏下见游人。三生曾挂延陵剑,回首人间隔几尘。”
作者介绍:吴存,元代诗人,其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他的其他作品也展现了他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独特感悟。
诗歌背景:此诗作于清明时节,此时人们会前往墓地扫墓,寄托对已故亲人的哀思,同时也是春季的一个重要节日。吴存的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清明时节的自然风光和游人的活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文环境。
艺术特色:吴存的这首诗采用了细腻的描写手法,通过“格磔山禽”等生动的自然景象与人物活动相结合,营造出一幅清明时节的生动画面。同时,通过对清明节习俗的描绘,展示了古人对于这一传统节日的重视和情感寄托。
社会意义: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看,清明节不仅是祭扫先人的节日,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反映了中华民族重视亲情、尊重历史的传统美德。吴存的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文学价值: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清明时节的诗歌并不多见,吴存的《清明游徐公墓下》以其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成为了其中的佳作。它不仅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在表达情感、描绘景物方面的独到之处。
《清明游徐公墓下》不仅是吴存诗歌创作中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文化内涵,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欣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