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氏竹外

翠屯一川云,碧立万竿玉。
使身处其间,咫尺不见竹。
何如居其外,对此心肃肃。
如交众君子,不谄亦不渎。
直以正吾邪,清以医我俗。
久而与之化,不待三熏沐。
吾闻卫武公,盛德配猗绿。
千载犹可师,为君赋淇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许氏竹外》是元代诗人吴存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从不同方面对这首诗展开详细解析:

  1. 作者简介
  • 吴存,字仲退,元朝鄱阳人,私淑饶鲁之学,部使者劝以仕,不赴。仁宗延祐初,强起为本路学正,改宁国教授。后聘主本省乡试,寻卒。
  • 作为一位元代的文人,吴存的生平经历和文学成就值得深入了解。
  1. 诗歌原文
    翠屯一川云,碧立万竿玉。使身处其间,咫尺不见竹。何如居其外,对此心肃肃。如交众君子,不谄亦不渎。直以正吾邪,清以医我俗。久而与之化,不待三熏沐。

  2. 诗歌赏析

  • “翠屯一川云”描绘了一幅云雾缭绕、山峦叠嶂的美景,展现了诗人所处环境的静谧与秀美。
  • “碧立万竿玉”中的“碧”形容竹叶的颜色,”玉”则喻指竹子的质地,形象地刻画了竹子的高洁与坚韧。
  • “使身处其间,咫尺不见竹”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于这样的景致之中,但却无法真正触及那些竹子,暗示了距离之美和心灵的向往。
  • “何如居其外,对此心肃肃”反映了诗人对于远离尘嚣、独享自然的满足与敬畏之情。
  • “如交众君子,不谄亦不渎。直以正吾邪,清以医我俗。久而与之化,不待三熏沐”则揭示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通过与自然的交流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
  1. 艺术特色
  • 吴存的这首《许氏竹外》以其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元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感悟和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
  • 在艺术上,这首诗采用了五言绝句的形式,通过简短的诗句展现了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

《许氏竹外》不仅体现了元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精神世界的探索,也展现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及其在文学创作中的独特表达方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