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自沉静,岂得意非干。
宜哉扬执戟,三世不徙官。
穷冬无完褐,尽日止一餐。
美芹终不献,晨曝尚馀寒。
手种老松树,苍然霜雪颜。
政尔有佳思,清风吾掩关。
和陶渊明咏贫士 其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陶渊明《咏贫士其二》赏析
陶渊明的《咏贫士其二》是一首充满深意的五言律诗。诗中描绘了诗人在穷困潦倒之际,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与追求的景象,展示了他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凄厉岁云暮,拥褐曝前轩。” 这句诗描绘了时间已逝,岁月无情地流逝,而诗人却只能以破旧的衣物裹身,坐在屋前的石阶上晒太阳。这里的“凄厉”形容时间的冷酷,而“拥褐”则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简朴的生活状态。“南圃无遗秀,枯条盈北园。” 此句则进一步描述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南圃虽无余秀可采,但枯枝满园,象征着虽然生活贫瘠,却也有其独特的韵味。
接下来的诗句“倾壶绝馀沥,窥灶不见烟”,反映了诗人生活的艰辛。他可能连最基本的饮食都无法保障,甚至连炊烟都难以看见。通过这两句诗,可以看出诗人身处困境之中仍保持乐观的态度,即便物质匮乏也能从中找到一丝慰藉。
“诗书塞座外,日昃不遑研。” 表明尽管物质条件艰苦,但诗人仍然不忘读书学习,勤奋不懈。“闲居非陈厄,窃有愠见言。” 表达了诗人虽处于贫困中,却未丧失志向,仍保有一种向上的精神状态。
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境遇的描述,更是一种对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思考。它传达了一种即使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也要保持积极心态,珍视知识和学问的精神。同时,它也提醒我们,真正的幸福和满足往往来自于内心的平和与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不是物质条件的丰富。
在阅读陶渊明的这首诗时,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诗人深厚的文学造诣,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一种超越物质束缚,追求精神富足的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