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尚驰骛,飘如风中篷。
上书争眩鬻,言语自称工。
谁欤持清节,乃见楚两龚。
黄尘随手拂,白日与心同。
有荣方觉辱,无屈岂求通。
誓追辽海鹤,插翅以相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举世尚驰骛,飘如风中篷。
上书争眩鬻,言语自称工。
谁欤持清节,乃见楚两龚。
黄尘随手拂,白日与心同。
有荣方觉辱,无屈岂求通。
誓追辽海鹤,插翅以相从。
和陶渊明咏贫士 其三’是一首由东晋末到刘宋初期的杰出诗人、辞赋家、散文家陶渊明创作的古诗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年),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先生。他晚年改名为潜,世称靖节先生。陶渊明是浔阳柴桑人,也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和“田园诗派之鼻祖”。他的诗歌作品有《归园田居》等,而“咏贫士 其三”则是其组诗作品中之一。
诗歌原文:
重华去我久,贫士世相寻。
弊襟不掩肘,藜羹常乏斟。
岂忘袭轻裘,苟得非所钦。
赐也徒能辨,乃不见吾心。
“和陶渊明咏贫士 其三”不仅展示了陶渊明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远的艺术追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精神面貌。对于现代人而言,了解并研究这首诗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典文学,还能从中汲取到面对困境时坚守初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