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尚驰骛,飘如风中篷。
上书争眩鬻,言语自称工。
谁欤持清节,乃见楚两龚。
黄尘随手拂,白日与心同。
有荣方觉辱,无屈岂求通。
誓追辽海鹤,插翅以相从。
诗句释义
1 举世尚驰骛:整个世界都在追求名利,像风中的篷一样迅速飘动。
- 飘如风中篷:形容人随波逐流,没有自己的主张。
- 上书争眩鬻:在朝廷上书竞争官职,以求获得名誉和金钱。
- 言语自称工:说话自诩为精通,实际上可能并不真有学问。
- 谁欤持清节:是谁保持了清廉的品质,不被外界诱惑所动摇。
- 乃见楚两龚:在这里,“龚”是指忠诚的官员,表示只有像屈原、贾谊这样的忠臣才值得尊敬。
- 黄尘随手拂:比喻权势和名利就像尘土一样容易得到,但很快被遗忘。
- 白日与心同:白天的阳光和内心的光明是一样的,指坚持真理,不受世俗影响。
- 有荣方觉辱:一旦获得了荣誉,就会感到屈辱,因为这种荣耀是短暂的。
- 无屈岂求通:如果不屈服于不公正的待遇,就不会寻求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去获得成功。
- 誓追辽海鹤:誓言追随像辽东的仙鹤一样自由自在的生活,不受世俗束缚。
- 插翅以相从:即使不能像仙鹤一样飞翔,也要跟随他一起追寻高远的理想。
译文
全世界都在追逐名利,如同风中摇曳的篷帆。
争相在朝廷上书争取高位,言辞华丽却未必有真才实学。
那些坚守清廉节操的人,才真正值得我们敬仰。
他们就像楚国的屈原、贾谊,忠诚而不畏权贵。
虽然身处尘埃之中,却也能感受到阳光的照耀,心中自有一片清明之地。
一旦得到了荣华富贵,才会意识到那只是一时的屈辱。
如果不能忍受不公,又怎能期望通过不正的手段来谋求成功?
我们要誓言追随,像辽东的仙鹤一般追求自由。
即使无法飞向天空,也要跟随他,共同追求更高的理想。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失望和不满,同时展现了他对理想的追求和对清廉节操的赞扬。诗中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以及对理想人格的向往。语言简洁明了,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