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道士问汉碑 其二

字洒金壶墨,传闻古二仙。
崇台何杳杳,至道极玄玄。
令尹今谁再,延熹岁已千。
无由操九节,怅望想云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终南道士问汉碑·其二》是元代诗人吾丘衍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吾丘衍,字子行,钱塘人,元代著名诗人,尤以五言律诗见长。他生活在元代中期,与许多文学家有深厚的交往,并深受当时的文化氛围影响。他的诗歌创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表达个人情怀,其中不乏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反思。
  1. 诗歌原文与赏析
  • 诗句原文:柱史谈经地,终南古迹存。神仙能间出,道德岂虚言。
  • 赏析:《终南道士问汉碑·其二》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遗迹、道教信仰以及道德哲学的思考。诗中的“柱史谈经地”意味着这位道士可能与历史上著名的学者或官员有关;“终南古迹存”则暗示了这个地方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同时,诗人通过对神仙传说的提及,表达了对于超越尘世的理想追求。
  1. 诗歌的艺术特色
  • 意境营造:吾丘衍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意象,如“柱史谈经地”和“终南古迹存”,不仅描绘了具体的地理位置,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涵。这些意象的组合构建了一种既真实又带有神话色彩的氛围,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神秘感和深远的意境。

  • 语言精炼:吾丘衍的五言律诗以其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著称。在《终南道士问汉碑·其二》中,每句话都经过精心挑选,旨在传达最深刻的思想。这种精炼的语言风格使得诗歌不仅易于理解,更富有诗意。

  1. 历史与文化背景
  • 历史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由宋至元的过渡期,社会动荡但文化多元发展。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吾丘衍作为一位文学家,其诗歌不仅是个人的抒发,也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
  • 文化意义:在传统文化中,道教与儒家思想并存,相互影响。吾丘衍的诗歌可能在表达一种对传统道德和宗教信仰的坚持,同时也体现了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思考。
  1. 艺术价值与现代意义
  • 艺术价值:作为元代的重要诗人之一,吾丘衍的作品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他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受到欢迎,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现代意义:尽管吾丘衍的生活年代已久远,但他的诗歌中所体现的思想仍具有现代意义。在现代社会,人们对于理想、道德、历史遗迹等话题仍然有着浓厚的兴趣,吾丘衍的作品能够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和哲学的思考,从而引发关于生活、信仰和个人价值的深入讨论。

《终南道士问汉碑·其二》是吾丘衍留给后世的一部经典之作。它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更是诗人个人情感和思想的真实写照。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元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及其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