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殿进讲周易二首 其一

水殿菲菲绿雾浮,貂蝉济济讲筵优。
影摇蠹简三千字,光烛龙章十二旒。
琐辟洞门天不夜,珠帘澄彻气长秋。
宝箴拟献狂心切,冰柱何庸险语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晶殿进讲周易二首》是明代文学家杨慎的一篇散文,出自他的《升庵集》。这篇文章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阐述了《周易》中“变”与“不变”的关系,以及“阳”、“阴”、“刚”、“柔”等概念。文章通过讲述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展现了作者对《周易》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在这篇作品中,杨慎首先解释了“变”的概念,强调了事物的变化是永恒的规律。接着,他提出了“不变”的观点,认为有些东西是永恒存在的,如天地万物、阴阳五行等。杨慎认为,这些不变的东西构成了宇宙的基本法则,它们决定了世间万物的产生和消亡。

在论述“阳”、“阴”、“刚”、“柔”等概念时,杨慎结合历史典故和神话故事,阐述了这些概念的含义和作用。他认为,“阳”代表着太阳、光明和生命力,而“阴”则代表着月亮、黑暗和死亡。“刚”象征着坚强和果断,“柔”则代表柔和和顺从。这些概念相互制约、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宇宙中的平衡和谐。

《水晶殿进讲周易二首》一文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周易》中的重要概念和思想。文章通过对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的引用,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作者的观点。同时,这篇文章也体现了杨慎对《周易》的深入理解和独到见解,对于研究古代文化和哲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