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耜休耕后,诗书乐事兼。
芸香春满室,灯影夜垂帘。
野犊眠幽草,山禽下矮檐。
长怜鹿门叟,不似晋陶潜。
释耕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释耕亭》是南宋诗人林希颜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诗意的生活画卷,展现了耕读结合的生活情趣与田园风光之美。
首句“耒耜休耕后”,开篇即点明了农耕活动的结束。这句诗不仅暗示了劳作的辛勤劳累之后所迎来的片刻宁静与休息,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自然和农耕文化的尊重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在农耕文化盛行的时代背景下,这种思想尤为珍贵。
第二句“诗书乐事兼”,进一步展示了人们在农闲之余追求文化与艺术的精神生活。诗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意境,体现了读书人在繁忙的农耕生活中不忘提升自身修养的文化追求。这一部分不仅是对个人精神世界的赞美,也反映出宋代社会对教育的重视以及对知识的追求。
第三句“芸香春满室”,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气息与室内的香气交织的场景。这不仅烘托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诗中的“灯影夜垂帘”和“野犊眠幽草”等细节描写,更是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和谐的小世界之中。
第四句“山禽下矮檐”,则是对大自然美景的生动捕捉。山间的鸟鸣和鸟儿在矮檐下栖息的情景,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生动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厚的情感。
最后一句“长怜鹿门叟,不似晋陶潜”,则是一种超越物质享受的精神追求。通过对古代隐士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理想状态的憧憬和向往,以及对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向往之情。
《释耕亭》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更是对宋代社会文化的一种反映和诠释。通过这首诗,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人对于自然和人文的深厚情感,还可以领略到那个时代独特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