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胡希颜

伐木有诗谁善赋,嘤嘤唤起远相求。
白沙翠竹一村晓,锦树黄花满野秋。
雪夜艰难呼桧楫,晴风容易下书楼。
独怜浩浩多真乐,不似栖栖蕴积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胡希颜》是元末明初诗人金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作不仅展现了金涓深厚的文学功底,而且透露出其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下是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介绍
  • 姓名与字:金涓,一名道原,本姓刘,因避秦武肃王嫌名而改姓金。他生于元季,曾受经于白云先生许谦,学文于黄侍讲溍,并得到虞文靖公集、柳文肃公贯等人的推荐,但最终选择隐居教授青村。他的一生虽然未曾有过显赫的仕途,却在教书育人中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 作品成就:尽管战乱频繁,金涓的作品未能完整保存下来,但其子江为其梓刻了《湖西》、《青村》二集,共四十卷。这些作品在当时广为流传,受到后人的关注和赞誉。
  1. 诗歌原文
  • 伐木有诗谁善赋,嘤嘤唤起远相求: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渴望通过诗歌来呼唤和吸引他们前来相见的愿望。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期待的场景,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期盼。
  • 白沙翠竹一村晓,锦树黄花满野秋:以自然景物为背景,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画卷。白沙翠竹、锦树黄花等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乡村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 雪夜艰难呼桧楫,晴风容易下书楼:反映了诗人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生活状态。在寒冷的雪夜中,诗人呼救着要使用桧楫(一种古代用于划船的工具)渡过困难;而在晴朗的春日里,则可以轻松地登上高楼读书。这句诗既展示了诗人的乐观豁达,也反映出了他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 独怜浩浩多真乐,不似栖栖蕴积忧:表达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浮华的不屑。他认为只有远离喧嚣,才能真正享受生活的乐趣,而不是被功名利禄所困扰。这种思想体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由的精神风貌。
  1. 赏析与鉴赏
  • 艺术特色:《寄胡希颜》作为金涓的代表作品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传诵。它的艺术风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诗歌语言优美,用词精准,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其次,诗歌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给人以美的享受;最后,诗歌情感真挚,表达深情,能够触动人心,引发共鸣。
  • 文化意义:这首诗作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文化意义。它反映了元末明初时期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精神面貌,揭示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于生活、艺术和文化的追求与思考。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和研究当时社会历史的重要窗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和社会变迁。

金涓的《寄胡希颜》不仅仅是一首诗歌作品,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不仅展现了金涓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还传递了他对友情、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与鉴赏,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到元末明初时期文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风貌,从而更加珍惜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