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木有诗谁善赋,嘤嘤唤起远相求。
白沙翠竹一村晓,锦树黄花满野秋。
雪夜艰难呼桧楫,晴风容易下书楼。
独怜浩浩多真乐,不似栖栖蕴积忧。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寄胡希颜”,这是要求考生对诗中写“人”的部分进行赏析。答题时要注意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进行分析。
本诗首联“伐木有诗谁善赋”,诗人自比为伐木者,以伐木者的口吻写自己的作品。“伐木有诗”意谓自己伐木有感而作之诗,“谁善赋”即指谁善为诗。这一句是说,我伐木有感而作的诗,谁能善于为之呢?诗人以伐木者的口吻写自己的作品,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所做诗的自信和自负。
颔联“嘤嘤唤起远相求”写自己伐木有感而作的作品,引起了人们远道来求索的愿望。“嘤嘤”是形容鸟鸣声,这里用来形容诗人的诗,可见诗人对自己的诗十分自信。
颈联“白沙翠竹一村晓,锦树黄花满野秋”,写自己在伐木时,看到白沙翠竹,听到锦树黄菊,感到大自然之美,内心充满喜悦之情。
尾联“雪夜艰难呼桧楫,晴风容易下书楼”,写自己因大雪之夜难行而上山伐木,而在晴风之日则可以下到山下的书房去。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矛盾:在困难的时候,他能够勇往直前;而在顺利的时候,他却不能尽情享受。
尾联“独怜浩浩多真乐,不似栖栖蕴积忧”是诗人对自己人生态度的反思。他认为只有像诗人那样能自由自在地生活的人,才能享受到真正快乐的人生。而那些整天忙碌的人,却因为终日忧虑烦恼而不得快乐。
【答案】
译文:
伐木砍柴有感而作,谁又能写得像我这般出色呢?
白沙翠竹,一望无际的村庄里,早晨起来一片宁静。
锦树红花,遍地金黄的秋天里,傍晚时分,乘船归家。
雪夜里艰难的上山,需要大声呼唤才能找到那片松林。
晴朗的日子里很容易就下山,回到书房里读书写字。
独自欣赏这浩渺无边的自由自在的快乐,不像那些终日忙碌的人,心中充满了忧愁。
赏析:
此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自比为伐木者,以伐木者的口吻写自己的作品。诗中写了伐木时的情景,也写了自己内心的感受。诗人在赞美自然美的同时,也表现了自己的乐观豪放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