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庚辛唱和诗得留字

惊波荡四海,桐江失安流。
眷言秦溪侧,因依有旧游。
鱼盐庶混迹,暂忘儿女忧。
宁如王宣仲,洵美不足留。
飞尘俄焱举,吹动城南楼。
闭景层闉里,归魂故山头。
阽危幸无死,重见湖边秋。
白月漫相笑,谁无欢与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至正庚辛唱和诗得留字》是元代诗人张可久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政治局势不稳定的状况。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至正庚辛唱和诗得留字》- 张可久

庚申岁,余与子中、伯成同客京口,
时方大乱,避地维扬,相与赋诗以遣忧。
伯成携酒来,余命之赋,伯成援笔立成,
其词曰:

山城风物古所稀,今日相逢喜不疑。
莫向尊前辞醉倒,明朝有意到东篱。

予览而叹曰:“子中何独能此?”伯成笑曰:“君非吾师耶?吾于酒为师,子乃酒之弟子。”子中曰:“然。

庚申,子中将行,余送之于江上,作歌饯之,其词曰:

水国去程天样远,青山绿水一襟间。
人生到处须逢迎,只恐青山不我闲。

伯成举觞属余,且曰:“先生有句云:‘青山绿水一襟间,’今观此图,则山水之间又别有一种意趣,岂惟一襟间哉!

余因书此以赠子中,且自识其上。”

这首诗描绘了元末明初时期战乱频繁的社会背景,通过描写与友人相聚饮酒的欢乐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