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同从弟宿田舍

鹡鸰相逐暮天阴,破帽长江觅短吟。
十顷水田春布谷,一天风雨夜同衾。
草腥宿雁投湖水,烟暝归牛入桕林。
明日东邻赴鸡黍,汝还不饮我孤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雨中同从弟宿田舍》是元代诗人施性初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乡村雨夜画面,展现了人与自然、人情的和谐交融,表达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情感氛围。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的内容:

  1. 诗的原文
    鹡鸰相逐暮天阴,破帽长江觅短吟。
    十顷水田春布谷,一天风雨夜同衾。
    草腥宿雁投湖水,烟暝归牛入桕林。

  2. 诗句解读

  • 鹡鸰相逐暮天阴:“鹡鸰”指鹡鸰鸟,一种常在黄昏时鸣叫的鸟类,其相互追随的动作象征了傍晚时分天空的阴沉。此句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 破帽长江觅短吟:“江”在这里指长江,象征着诗人在江边寻找自己的思绪或创作灵感。”觅短吟”则表明诗人在寻找一种简单而深刻的表达方式。
  • 十顷水田春布谷:描述了广阔的田野上,春日里鸟儿们的歌唱声,象征着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布谷”是一种鸟类,以其春季的鸣叫声著称。
  • 一天风雨夜同衾:这句话描绘了作者与从弟在暴风雨之夜共同睡在一起的情景,表达了兄弟之间深厚的情谊。同时,也展示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
  • 草腥宿雁投湖水:这句诗描绘了夜晚雁群飞向湖边的情境,暗示着自然与生灵之间的互动。”草腥”可能是指草上的露水或泥土味,”宿雁”则是夜间栖息的鸟儿。
  • 烟暝归牛入桕林:这句话描写了日落时分,牛群进入树林的景象,体现了乡村的宁静与美丽。”烟暝”即天色渐暗,”归牛”和”桕林”则分别代表了农耕生活的结束和乡村的自然景观。
  1. 写作技巧
  • 意象运用:诗中使用了多种自然元素和动物形象,如“鹡鸰”、“长江”、“水田”、“雁群”等,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画面感,还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 情感表达: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兄弟情谊和生活经历的深刻感受,使得诗歌具有了浓厚的情感色彩。
  • 语言风格: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绘和对人物心理活动的微妙把握,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雨中同从弟宿田舍》不仅是一首描写乡村风光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作品。它通过自然与人情的和谐交融,展示了元代社会的人文风情和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这首诗的艺术价值和情感力量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对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美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