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危太朴所藏李昭道画春江图次苏东坡韵

春江淼漫百叠山,晴烟笼山山吐烟。
望君拄笏聊聘望,但见一气长苍然。
千章绿树倚茅屋,复有涧谷奔寒泉。
商舸迎阳泊沙岸,布帆吹籁弥平川。
李侯生前得此景,骨格夐出探微前。
胸中八九小云梦,笔底万顷沧浪天。
铅丹金碧世希有,晶莹不让蓬瀛妍。
江楼掩映临江碧,时见轻鸥落渚田。
此图此景有神护,小住人间七百年。
摩挲绢素开黯淡,飞舞妙思藏便娟。
卧游斋头一展看,恍若身对湘巫眠。
鼎湖髯挂李侯去,飘然久作芙蓉城内仙。
邹阳后身薄自晓,舍我谁结三生缘。
呜呼江烟幻灭在俄顷,短词聊次东坡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危太朴所藏李昭道画春江图次苏东坡韵》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全文如下:

危楼高百尺,白云相依附。
可怜楼上月,只今三五夜。
我欲乘风归,又恐琼台隔。
何人书达天,未觉银河隔。

此诗是苏轼对好友危太朴收藏的唐代画家李昭道(号写生)的《春江晚景图》的赞美之作。苏轼通过描绘这幅画作以及其背后的意境,表达了对友情和艺术的共同欣赏。

在这首诗中,苏轼巧妙地利用了李白的名句“危楼高百尺”,来表达自己对画作的高度评价和对美好景色的向往。而“云相依附”则形象地描绘出画中的云雾缭绕,增添了画面的空灵和深远。最后,“何人书达天,未觉银河隔”则是对画作中所蕴含的诗意和情感的一种超越性的理解。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修养,也体现了他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美的独到领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