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仲刚归鄱阳却赴武昌谒选

黄尘如海涨天衢,好在归来一束书。
捩柁才看彭蠡近,食鱼真爱武昌居。
莫因兰叶思纫佩,想对梅花梦直庐。
治世有音当合雅,劳歌母踏楚声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陈仲刚归鄱阳却赴武昌谒选》是元代诗人柳贯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柳贯,字道传,号乌蜀山人,出生于元朝时期的婺州浦江,他不仅是一位文学家,还是一位深具学问的学者,其学识涵盖了兵刑、律历、数术、方技和异教外书等众多领域。柳贯的文学成就在元代尤为突出,与黄、虞集、揭傒斯齐名,合称“儒林四杰”。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大德年间,当时柳贯以察举为江山儒学教谕,后来更是官至翰林待制,并因其杰出的文化贡献与同行黄、虞集、揭傒斯齐名,被尊称为“儒林四杰”之一。

从诗歌内容来看,首句“黄尘如海涨天衢”,描绘了一幅辽阔的景象,象征着离别的氛围和即将踏上旅程的紧张感。次句“好在归来一束书”,表达了对友人携带归来书本的欣慰之情,也暗示了旅途中的学习与思考的重要性。接下来的诗句“捩柁才看彭蠡近”,“捩柁”意味着驾驶船只调整航向,而“彭蠡近”则是指鄱阳湖附近,这既表现了友人即将离开的场景,也暗示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诗中,柳贯还通过描写友人的志趣“食鱼真爱武昌居”,来表达对友人选择去往武昌谒选的理解和尊重。这里的“武昌”指的是现今湖北省武汉市,作为南宋都城的武昌在当时是一个政治和文化中心。诗人用这样的细节描绘出友人对于地方文化的热爱以及追求学术上的成就。

最后一句“治世有音当合雅,劳歌母踏楚声余”寓意深刻,不仅表达了对友人未来可能面临的治理国家的理想抱负的期待,也隐含了对友人在艰苦环境下仍能保持高洁品格的赞赏。这种表达方式体现了柳贯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他对友人的人文关怀。

《送陈仲刚归鄱阳却赴武昌谒选》不仅展现了柳贯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友人深厚的情感,更折射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