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马伯庸御史出使河陇

河湟陇坻天西壁,御史严行八十驿。
风惊大卤幕初乾,雪重穹庐寒未释。
入关先见父老喜,出节始通氓隶逆。
鲸鲵既戮海为清,蜂虿虽微尾含螫。
急宣圣德慰荒遐,尽洗民痍转疲剧。
当今至尊御疆宇,坐朝法宫受图籍。
晖晖阳曜烛天垠,殷殷春雷行地脉。
周公方宏治外规,汲黯岂负居中责。
固谓真儒识边琐,径烦拂士迂朝迹。
可能高戴触邪冠,不使横飞征蜀檄。
君行万里从此始,人生百年俱有役。
副藏待子马迁书,重赠惭余绕朝策。
归与空腹贮昆崙,从此南风谈禹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马伯庸御史出使河陇》是元代诗人柳贯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当时的政治环境,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背景和赏析:

  1. 内容摘要
  • 地理位置与使命:诗中描述了御史严行八十驿的行程,包括河湟陇坻在内的天西壁地区,以及风惊大卤幕初乾、雪重穹庐寒未释的严峻景象。这些描绘不仅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恶劣,也突出了出使任务的艰辛。
  • 民众情绪与朝廷态度:诗中通过“入关先见父老喜,出节始通氓隶逆”表达了朝廷在边疆地区的政策影响。朝廷的宽容与民众的欢迎形成了鲜明对比,反映出皇帝圣德和朝廷政策的积极效果。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柳贯创作此诗时,正值元朝统治下的边疆地区。这一时期,元朝政府面临着如何处理与周边民族关系的挑战,特别是如何处理蒙古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这首诗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既是对实际政治状况的反映,也是对国家治理策略的一种评价。
  1. 艺术手法
  • 比喻与象征:诗人在诗中使用了许多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入关先见父老喜,出节始通氓隶逆”,通过这些形象的描述,表达了朝廷政策的成功以及对边疆稳定的贡献。
  • 情感表达:诗歌中蕴含着作者对国家未来的期待和关切。通过对边疆地区严酷环境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安定、民族和谐的渴望,同时也展现了对国家未来的信心和决心。

《送马伯庸御史出使河陇》不仅是一首反映历史事件的作品,更是一种艺术表现,通过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展现了元朝时期边疆政策的成效及其对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