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树繁阴琐阒寥,飞湍百折窎岧峣。
仁深苦海非无筏,度广迷津亦有桥。
薝卜花林行处见,醍醐甘露坐来招。
绝胜惠远青莲社,何必匡庐望紫霄。
游福山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昭武福山寺》是诗人黄仲昭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福山寺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禅宗文化的理解与思考。
福山寺,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广明元年(880年),原名“双林寺”,后因沩仰宗的创立而更名为“福山寺”。沩仰宗作为中国佛教中禅宗五大流派之一,自创立之初就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影响力。黄仲昭通过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福山寺的宗教氛围,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禅宗思想的理解和敬仰。
诗中的意象丰富多彩,从“野寺峰峦合”到“虚窗临树杪”,再到“曲阁绕山腰”以及“却惭林下衲”,无不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受和内心的宁静。这种情感的流露,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修养,也体现了他对于禅宗精神境界的追求。
黄仲昭作为一位进士出身的文人,其文学造诣同样值得称道。他在《游昭武福山寺》中所展现的文学才华,不仅体现在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上,还在于他对禅理的深刻领悟和表达。诗中的“何事劳车马,频年走市朝”一句,揭示了诗人对于尘世纷扰的超脱态度,以及对心灵归宿的探求。
黄仲昭的这首诗不仅是对福山寺的一次游览记录,更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传承。通过对福山寺及其禅宗传统的描述,诗人不仅展示了自己对于古典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游昭武福山寺》不仅以其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吸引了读者,更以其深邃的禅宗文化内涵让读者受益匪浅。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更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