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树临秋风,芳枝蔚华露。
寂寂忧思人,冉冉徒行步。
青春去不来,白日朝成暮。
坐恐双轮车,行摧九折路。
焦螟阴井歇,熠耀疏帘度。
语梦暂留欢,怀情恍如遇。
新人容自新,故人心尚故。
勿以疲马忧,当计亡羊虑。
万山皆北拱,一水犹东注。
愁结楚天云,泪涕湘江雨。
芳树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芳树篇》是元末明初诗人刘崧的作品。
《芳树篇》作为一首五言古诗,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赞美,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种情感状态和文化背景。刘崧作为元末明初的著名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在诗坛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芳树篇》的原文如下:
- 原文:
芳树好容华,深深映狭斜。
二月三月时,千枝万枝花。
夜舞留琼佩,春游碍宝车。
折荣贻远者,含思独咨嗟。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芳树上盛开的花景,以及人们在花下欢庆的场景。诗中的“芳树”象征着美好与生机,而“深映狭斜”则描绘了树木在夜色中若隐若现的优美姿态。接下来的内容,诗人描述了人们在春天赏花、游玩的情景,展现了一种和谐愉悦的氛围。然而,诗的最后两句却透露出一种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使得整首诗在喜悦与哀愁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情感的表达在古代诗歌中并不罕见,它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之美与人世沧桑的复杂感受。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看出,刘崧不仅仅是一位擅长描写自然美景的诗人,更是一位能够将个人情感融入其中、传达深邃思想的艺术大师。他的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具有高度成就,也在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