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芗亭

薄薄轻云似雾尘,阴阴江气冷侵人。
一庭芳草留连客,两树夭桃断送春。
槛外流莺仍语巧,梁间旅燕又巢新。
东城饮伴西湖柳,寒食中间入梦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镜芗亭》是元代诗人郝经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镜芗亭》的作者,元代诗人郝经,字伯常,泽州陵川人,金亡后移居顺天,曾为守帅张柔、贾辅家之馆客。他博览群书,应世祖忽必烈之召入王府,并献上治国安民的诸多建议,中统元年使宋议和时被贾似道扣留十六年,后归,卒,谥文忠。其学术务求实用,著有《续后汉书》、《易春秋外传》、《太极演》等作品。

  2. 诗歌内容:在《镜芗亭》中,诗人以淡墨描绘出一幅江南水乡的美景图。首句“薄薄轻云似雾尘”描绘了天空中的薄云,给人以朦胧而神秘的感觉;“阴阴江气冷侵人”则表达了江风带来的凉意,让人感到丝丝寒意。接着,诗人描述了庭院内的芳草与游人,以及桃花与燕子的和谐共处,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最后两句“东城饮伴西湖柳,寒食中间入梦频”更是展现了西湖边柳树的倩影,以及诗人在梦中频频回忆的场景,增添了诗中的意境与情感深度。

  3. 艺术特色:从艺术手法来看,《镜芗亭》采用了传统的七言律诗形式,语言简练而含蓄。全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精巧的对仗,展现了江南水乡的宁静与美丽。尤其是通过对景物的刻画,如“一庭芳草留连客”、“两树夭桃断送春”等句子,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感悟。

《镜芗亭》不仅是一首描写江南水乡美景的诗作,更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和对于生命流转的哲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