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薄轻云似雾尘,阴阴江气冷侵人。
一庭芳草留连客,两树夭桃断送春。
槛外流莺仍语巧,梁间旅燕又巢新。
东城饮伴西湖柳,寒食中间入梦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春景图,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传达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第一句“薄薄轻云似雾尘”,诗人用“薄薄”来形容云层轻盈如烟,给人以朦胧、缥缈之感;“似雾尘”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朦胧感,仿佛云雾缭绕,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这里的“薄薄”和“似雾尘”都是形容天气现象的词汇,而诗人通过这些形容词的运用,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诗意相结合,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接下来一句“阴阴江气冷侵人”,描述了江边的阴森气息和寒意逼人的场景。这里“阴冥”一词,既形容了江边的阴郁,又暗指天气阴沉,给人以压抑之感。而“冷侵人”则直接表达了寒气逼人的感觉,使人不禁想要躲避。这两句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述,营造出一个寒冷而压抑的氛围,为下文的景色增添了几分凄凉之意。

第三句“一庭芳草留连客”,描绘了庭院中的芳草景象。这里的“芳草”是指庭院中的花草,而“留连客”则表示这些花草在春风中摇曳生姿,仿佛在挽留客人一般。诗人通过“留连客”这一动作描写,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充满生命力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第四句“两树夭桃断送春”,则转向了另一处景物——桃树。这里的“夭桃”指的是盛开的桃花,而“断送春”则表达了桃花在春天即将结束之际的无奈之情。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春天即将逝去的惋惜之情,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之情。

第五句“槛外流莺仍语巧”,描绘了窗外流莺的动态画面。这里的“槛外”指的是窗外,而“仍语巧”则表示流莺在窗外啼鸣得十分美妙动听。诗人通过这句诗,展现了春天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的喜爱之情。

第六句“梁间旅燕又巢新”,则转向了另一处景物——燕巢。这里的“梁间”指的是屋梁之间,而“又巢新”则表示燕子们又开始筑巢新的巢穴。诗人通过这句诗,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春天的喜爱之情。

第七句“东城饮伴西湖柳,寒食中间入梦频”,则转向了另一个场景——西湖边的柳树。这里的“东城”指的是西湖边的地方,而“寒食中间入梦频”则表示诗人在寒食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经常梦见西湖边的柳树。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于春天的喜爱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传达出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情。诗人通过对云、江、芳草等自然现象的描绘,以及对于流莺、燕巢等生物行为的描写,营造了一个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春天景象。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情感表达,展示了对春天的留恋之情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之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