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楹梦断坏梁木,天出斯文生宰木。
翳云拥雾二十里,虎踞龙蟠泰山足。
道德仁义为根株,礼乐枝叶光扶疏。
芘荫百代吾道尊,户有弦诵家诗书。
中间杨墨常蠹食,重欲剪伐逢老释。
崔嵬枯干尚生意,千古堂堂孟韩力。
年来旦旦加斧斤,干为扂楔枝为薪。
知音抱去甚泣玉,观者掩面如悲麟。
大横庚庚紫蛇腹,手板沾恩照绯绿。
老儒扶藉见圣人,岂并枯藤与桃竹。
斯文将坠吾道亡,不绝一线甚滥觞。
岂为区区徇枯木,亦如告朔存饩羊。
孔氏家庭手植桧,楷树相望阅千世。
乱来秦火几番烧,土黑灰寒共憔悴。
灵光殿基秋草深,牧童相唤穿坟林。
青蛙乱聒颜氏井,饥乌落日啼白禽。
佩玉长裾新进士,回视诗书等闲事。
赭袍白马飞将军,阔剑长枪不识字。
中原惨惨无神灵,白骨蔽野无苍生。

楷木杖笏行

【注释】:楷,指楷树(柏树)。杖,手杖。笏,手板。行,行走。

【赏析】:诗人在这首诗中,以“楷”字为主题,描绘了一幅幅壮丽的山水画卷。诗中的“楷”,指的是柏树。柏树高大挺拔,枝叶繁茂,常被用作手杖和笏板。而诗人则用“楷”字来表达对柏树的赞美之情,寓意自己像柏树一样坚韧不屈,不畏风雨。

两楹梦断坏梁木,天出斯文生宰木

【注释】:楹,古代建筑上的横梁。梦断,比喻世事如梦般变幻无常。坏梁木,喻指腐朽的栋梁之材。天出,上天降临。斯文,此间文化。生宰木,指新生的栋梁之材。

【赏析】:诗人以柏树为象征,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传承。诗中的“两楹”指的是两层楼的建筑,“梦断”则是指世事如梦般虚幻,而“坏梁木”则喻指那些腐朽不堪的栋梁之材。诗人认为这些腐朽之材正是文化衰败的象征,因此他坚定地认为只有新生的栋梁之材才能担当起传承文化的重任。

翳云拥雾二十里,虎踞龙蟠泰山足

【注释】:翳,遮盖。拥雾,形容云雾缭绕。虎踞龙蟠,形容地势险要,如同猛虎踞于山巅,蛟龙盘于石壁。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泰山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诗中的“翳云拥雾”形象地勾勒出了泰山云雾缭绕的壮美景色,而“虎踞龙蟠”则进一步强调了泰山地势险要的特点。诗人以此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道德仁义为根株,礼乐枝叶光扶疏

【注释】:道德,指儒家倡导的道德观念。仁义,指儒家倡导的仁爱和忠诚的品质。根株,指基础或根源。礼乐,指儒家倡导的礼仪和音乐制度。枝叶,指枝节或细节。光扶疏,形容繁荣昌盛的景象。

【赏析】:诗人通过对道德、仁义等概念的阐述,强调了这些原则在治国安邦中的重要性。他认为,道德是社会的基石,仁义是人们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同时,他也强调了礼乐制度在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方面的作用。这些观点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深刻洞察。

芘荫百代吾道尊,户有弦诵家诗书

【注释】:芘荫,指庇护或保护。百代,指漫长的历史时期。吾道,指自己的学说或信仰。弦诵,指读书的声音。家诗书,指家庭中有诗书传家的人家。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自己所处的环境和氛围,表达了对学问的重视和对教育的关注。诗中的“芘荫百代”暗示了学问能够延续千古,而“吾道尊”则表明了诗人对自己的学说或信仰充满信心和尊重。同时,他也强调了读书对于个人成长和家庭发展的重要性,认为家庭中有诗书传家的人家是值得骄傲和尊敬的。

中间杨墨常蠹食,重欲剪伐逢老释

【注释】:杨墨,指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杨朱和墨翟的思想。蠹食,指损害或侵害。重欲剪伐,指过分追求名利。逢老释,指佛教传入中国后,与道教和儒家思想发生了冲突。

【赏析】:诗人以“杨墨”为引子,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评和反思。他认为当时的社会风气过于追求名利,而忽视了道德和学问的重要性。同时,他也指出了佛教传入中国后与道教和儒家思想的冲突。这些观点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

崔嵬枯干尚生意,千古堂堂孟韩力

【注释】:崔嵬,形容高耸入云的样子。枯干,指枯萎的树木。生意,比喻生命力旺盛或充满活力的意思。孟韩力,指孟轲和韩非这两位古代思想家。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枯萎树木依然焕发生机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诗中的“崔嵬枯干”形象地勾勒出了枯萎树木的形象,而“尚生意”则突出了其生命力旺盛的特点。同时,他也提到了两位古代思想家——孟轲和韩非,赞扬他们的思想和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年来旦旦加斧斤,干为扂楔枝为薪

【注释】:年来,指近些年。旦旦,形容频繁或经常。加斧斤,指砍伐树木用于建筑材料。扂楔,指用来夹住物体的工具。枝为薪,指将树枝作为燃料使用。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近年来砍伐树木的现象,表达了对生态环境破坏的担忧和呼吁。诗中的“年来旦旦”形象地勾勒出了频繁砍伐树木的情景,而“干为扂楔”则暗示了树木被用作建筑材料的情况。同时,他也强调了树木作为自然财富的重要价值,不应该被轻易破坏。这一观点体现了诗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和对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倡导。

知音抱去甚泣玉,观者掩面如悲麟

【注释】:知音,指懂得欣赏的人或知己。抱去,指带走或离去。泣玉,形容悲伤到哭得像玉石一样脆弱的程度。观者,指观看的人。掩面如悲麟,形容观众看到悲伤场景时的反应。

【赏析】:诗人描绘了自己与知音告别时的伤感情景,同时也表达了对观众反应的担忧。诗中的“知音抱去”形象地描绘了与知音离别的场景,而“甚泣玉”则强调了情感表达的深刻程度。同时,他也描述了观众看到悲伤场景时的反应,表达了对自己作品影响力的担忧。这一情感流露不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细腻和真挚,也反映了他对艺术创作过程中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和体会。

大横庚庚紫蛇腹,手板沾恩照绯绿

【注释】:大横,指宽广平坦的道路。庚庚,形容声音响亮或清晰。紫蛇腹,指紫色的蟒蛇肚子。手板,指手掌。沾恩,指得到恩惠或好处。绯绿,指红色的丝带或布条。

【赏析】:诗人以“大横”为起点,描绘了自己在仕途上取得的成就。诗中的“庚庚”形象地勾勒出了声音响亮或清晰的特点,而“紫蛇腹”则暗示了道路宽阔平坦的景象。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得到恩惠的喜悦和感激之情。同时,他也强调了自己的清廉正直品质和为民服务的决心。

老儒扶藉见圣人,岂并枯藤与桃竹

【注释】:老儒扶藉,指年迈的学者依靠扶持。见圣人,指见到圣明的君主或贤人。岂并,表示难道不是这样吗?枯藤,指干枯无叶的藤蔓。桃竹,指桃树和竹子。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自己遇到圣明君主或贤人的情景,表达了对政治清明和社会安定的渴望。诗中的“老儒扶藉”形象地勾勒出了年迈学者依靠扶持的画面,而“见圣人”则暗示了见到圣明君主或贤人的可能性。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希望社会能够安定和谐的愿望以及对于圣明君主或贤人的向往之情。这一情感流露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也反映了他对理想政治状态的追求和憧憬。

斯文将坠吾道亡,不绝一线甚滥觞

【注释】:斯文,指儒学等传统学术和文化。将坠,表示即将衰落或丧失。吾道,指儒家学派的学说或教义。亡,消失或消亡。不绝一线,指微弱或短暂的存在可能。甚滥觞,表示起源或开端。

【赏析】:诗人表达了对儒学等传统学术和文化即将衰落的担忧以及对于文化传承重要性的认识。诗中的“斯文将坠”形象地勾勒出了儒学等传统学术和文化即将丧失的情景,而“吾道亡”则强调了这一过程对儒家学派的影响和意义。同时,他也强调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即使存在微弱的可能也要继续努力推动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岂为区区徇枯木,亦如告朔存饩羊

【注释】:区区,形容地位卑微、微不足道的样子。徇,顺从的意思。告朔存羊,指按照旧规矩祭祀时只杀一只羊以示节俭。饩羊,指祭祀用的羊头。

【赏析】:诗人表达了自己不会因为地位卑微而放弃责任,也不会因循守旧而放弃追求真理的决心。诗中的“区区”形象地勾勒出了地位卑微的状态,而“徇枯木”则暗示了顺从旧规矩的行为。而“亦如告朔存羊”则表达了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也要坚守原则的决心和信念。这一情感流露不仅展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毅力,也凸显了他对于社会责任和担当的理解与追求。

孔氏家里桧树相望阅春秋,乱来秦火几番烧野虚

【注释】:孔氏,指孔子家族。家里桧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