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景图 其三

遥山深秋色,总被草堂分。
篱外涓涓水,流来半是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四景图其三》是元代诗人凌云翰的一首五言绝句。凌云翰(字彦翀,别称浙江仁和人),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山水景象,以及作者对这番景色的感受。

首先来看诗歌原文:遥山深秋色,总被草堂分。篱外涓涓水,流来半是云。通过这些文字的描述,可以感受到一幅宁静、深远的自然山水画面。诗中“遥山深秋色”勾勒出了山的颜色与秋天的意境,而“总被草堂分”则表达了自然景色与人居环境的和谐共存。最后两句“篱外涓涓水,流来半是云”,则更加细腻地表现了水流的动态美,仿佛能看到那流水在篱笆外轻轻流淌,一半的水面被云彩覆盖,营造出一种空灵、幽静的氛围。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四景图其三》以其精炼的语言、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表达方式。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许多作品都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来寄托诗人的情感和志向。

《四景图其三》作为元代凌云翰的作品,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技巧,也成为了研究中国古典诗词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