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岁秋帘分韵得上字

明时圣主作,文治在所尚。
声教极被渐,舆图混轮广。
科目网多士,纲维属良相。
朝廷尽明扬,岩穴竭搜访。
世岂乏栋梁,意在得工匠。
棘阑重开设,茅拔皆闻望。
有来君子儒,俱为丈人行。
校艺辨妍媸,立言关得丧。
岂无欧苏出,敢与晁董抗。
再鼓勇诸生,三叹永一倡。
易书本黄虞,礼乐宗素王。
论或准贾生,骚岂比荀况。
神奇化臭腐,垒洗见盆盎。
金镛或在悬,玉卮恐无当。
治音贵和平,赘语删冗长。
细句独茧抽,雄篇怒涛涨。
千军期独扫,百川可东障。
措辞喜华丽,赋质陋木强。
有美凤鸣岗,无取马立仗。
抚序渐萧条,举目忽清旷。
河汉澹微云,天雨绝纤坱。
月色秋正佳,潮声夜逾壮。
帘风乱星烛,檐露袭斗帐。
蟋蟀已居壁,莓苔欲侵桁。
念兹岁如流,母使情益荡。
谋谁兔三窟,能著屐几緉。
千虑有得失,万事付遗忘。
为学竟荒唐,扪膺益惆怅。
昆崙有丹丘,蓬莱有方丈。
愿接卢敖游,相期九天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辛亥岁秋帘分韵得上字》是元末明初诗人凌云翰创作的一首诗。诗中不仅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味,更反映了当时的文人墨客对于文学创作的热情和执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凌云翰:凌云翰,字云卿,号梦窗,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他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却依然保持着文学创作的热情。他的诗歌多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 诗歌原文
  • 明时圣主作,文治在所尚。声教极被渐,舆图混轮广。科目网多士,纲维属良相。朝廷尽明扬,岩穴竭搜访。世岂乏栋梁,意在得工匠。
  • 棘阑重开设,茅拔皆闻望。有来君子儒,俱为丈人行。校艺辨妍媸,立言关得丧。岂无欧苏出,敢与晁董抗。再鼓勇诸生,三叹永一倡。
  • 易书本黄虞,礼乐宗素王。论或准贾生,骚岂比荀况。神奇化臭腐,垒洗见盆盎。金镛或在悬,玉卮恐无当。
  1. 诗歌鉴赏
  • 主题鲜明:《辛亥岁秋帘分韵得上字》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色和氛围,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赞美。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望和对个人才华得到施展的渴望。
  • 意象丰富:诗中的意象非常丰富,如“秋色”、“潮声”、“蟋蟀”等,都成为了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诗歌增添了浓厚的艺术色彩和深度。
  1. 文化背景
  • 元末明初的社会环境:元末明初是一个政治动荡、社会混乱的时期,但同时也是一个文学发展的高峰期。许多文人在这个时期涌现出来,他们的诗词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 文人的思想追求:凌云翰作为元末明初的诗人,他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思想追求和情感寄托。他希望国家的繁荣昌盛能够实现,个人才华能够得到施展,从而体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1. 艺术特色
  • 语言精炼:《辛亥岁秋帘分韵得上字》的语言非常精炼,每个词句都经过精心挑选和雕琢。这种语言风格使得诗歌更加优美和动人,让人难以忘怀。
  • 意境深远:诗中的意境非常深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这种意境深远的诗歌作品往往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1. 影响与评价
  • 历史影响:《辛亥岁秋帘分韵得上字》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元末明初的重要文学作品之一,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变革和文化风貌,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 评价与认可:对于《辛亥岁秋帘分韵得上字》的评价普遍较高。许多学者和评论家都认为这首诗在艺术手法和表达技巧上都非常出色,是元末明初诗歌的代表之一。

《辛亥岁秋帘分韵得上字》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蕴含着深刻思想和丰富情感的作品。它展现了元末明初社会的历史变革和文化风貌,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