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重死生,交情念别离。
当年李相国,好贤忘渴饥。
处士坐东阁,供帐出等夷。
开口论利害,如斫生蛟螭。
铓锷中肯綮,一一随所之。
或者劝筮仕,掉头从此辞。
裴回万山中,慈母登期颐。
忆初母抱病,医药弗克治。
神明托梦寐,指点令人为。
秋天割崖蜜,暮夜还家迟。
猛虎卧当道,磨牙白差差。
须臾虎驯去,熟视无猜疑。
母啖味益永,母疗疾如期。
后增风木感,常怀蓼莪诗。
岁在己巳秋,我寓吴松湄。
处士乘单舸,短袖风披披。
殷勤出画轴,墨汁犹淋漓。
怒石迸欲落,晴江吹涟漪。
松根着处士,漆墨长须眉。
俯瞰秋月渚,袅袅钓竿垂。
可怜竟契阔,消息两不知。
偶然识令子,如公貌瑰奇。
问答未及了,涕泗生惨悲。
处士已仙去,白杨冢累累。
吾意翁不死,精气常交驰。
化为岐山凤,产作斋房芝。
不然丁令威,重有归来时。
哭秋江黄处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唐桂芳的《哭秋江黄处士》是一首描写离别与友情的古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 诗歌原文:《哭秋江黄处士》是唐代诗人唐桂芳的作品,诗中描绘了黄处士与李相国之间的深厚友谊和离别时的悲戚情绪。通过对比李相国的忘我好贤和黄处士的坚持己见,展现了两位朋友在人生道路上的不同选择及其后果。
- 诗歌内容:诗的前两句“古道重死生,交情念别离”表达了诗人对生死的看法以及因友情而生发的离别之痛。紧接着,诗人通过回忆当年李相国的行为来展现其好贤的品质,而黄处士则因为坚持自己的意见而被劝退,表现出一种孤独和无奈。
- 艺术特色:此诗在艺术上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形象的语言,如“怒石迸欲落,晴江吹涟漪”和“松根著处士,漆墨长须眉”,这些描写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也使得诗歌的画面感极强。
- 历史背景:唐代是诗歌创作的繁荣时期,许多诗人都在这个时期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而黄处士的形象和李相国的好贤之举,反映了唐代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即对贤能的推崇和对权力的追求。
- 情感表达:这首诗深刻体现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和对无常人生的感慨。通过对黄处士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友人遭遇的同情以及对友情消逝的哀伤。
- 文化意义:《哭秋江黄处士》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中国文化中友情和道德价值的一种体现。它展示了人在面对不同选择时所作出的决定及其结果,为后人提供了关于人际关系和生命哲学的思考。
唐桂芳的《哭秋江黄处士》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反映了唐代社会的人文风貌和时代精神。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他们对社会责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