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四首次杨志行韵 其四

明月皎夜光,出自河汉东。
众星烂以繁,牵牛正当中。
永怀乘槎人,上与河源通。
溯游往从之,杳杳将安穷。
至人淩倒影,千载幸一逢。
愿言揽其袪,一洗尘埃空。
乘风游汗漫,历历天九重。
有志未能就,忧心徒忡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孙辙的《拟古四首次杨志行韵·其四》是一首充满意境的古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下面将详细分析这首诗的内容和特点:

  1. 诗歌背景
  • 孙辙创作于元代,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学呈现出一种豪放与深沉并存的风格。
  • 此诗可能是在特定的节日或庆典中所作,用以表达诗人的情感与哲思。
  1. 诗句解析
  • “明月皎夜光,出自河汉东。”描绘了夜晚明亮的月光从东方升起的景象。
  • “众星烂以繁,牵牛正当中。”通过星星点缀夜空,尤其是牵牛星位于正中,象征着指引和希望。
  • “永怀乘槎人,上与河源通。”表达了诗人对于探索未知世界的向往。
  • “溯游往从之,杳杳将安穷。”描述了追寻理想过程中的迷茫与坚持。
  • “至人淩倒影,千载幸一逢。”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长河中难得的相遇的感慨。
  • “愿言揽其袪,一洗尘埃空。”体现了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净化心灵,去除杂念。
  1. 主题思想
  •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宇宙、时间和人生的哲学思考。
  1. 艺术特色
  •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如“明月”、“星辰”等,这些元素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语言简练而富有节奏感,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记忆。
  1. 历史文化背景
  • 孙辙所处的元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学时期,同时也是文化多元化的体现。

《拟古四首次杨志行韵·其四》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文化的传承。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及其在当代的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