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南窗

南窗对高树,中夏绿以枝。
偶然倚窗坐,值此凉风时。
我非傲世者,寄身聊在兹。
有酒但尽醉,馀事非所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南窗》是唐代诗人徐贲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对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生平
  • 徐贲,字幼文,号北郭生,出生于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祖籍四川,其家族有显赫的历史背景。徐贲在文学创作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他的《题南窗》是其代表作之一。
  • 陈献章,字公甫、号石斋,生于广东新会白沙里,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学者,被誉为“白沙先生”。陈献章的学识深厚,尤其擅长程朱理学。
  1. 作品原文
    南窗对高树,中夏绿以枝。
    偶然倚窗坐,值此凉风时。
    我非傲世者,寄身聊在兹。
    有酒但尽醉,馀事非所知。

  2. 诗歌内容

  • 描写自然景观:诗中通过描绘“南窗对高树”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使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夏日的凉爽与树木的茂盛。
  • 表达诗人的情感:诗人通过“偶然倚窗坐,值此凉风时”表达了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态。这里的“偶然”二字,不仅指偶然的机会,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自在与洒脱。
  • 自我解嘲与超然物外:“我非傲世者,寄身聊在兹”,这里透露出诗人虽然身处繁华世界却保持着一份超然的态度,他选择了一种更为平和的生活方式,即“寄身”于自然之中。
  • 享受当下:“有酒但尽醉,馀事非所知”,这句话直接点明了诗人想要过的一种简单而快乐的生活态度,他主张在享受生活的过程中,不应过度关注其他事务,只需随遇而安。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在这首诗中,“南窗”与“高树”、“中夏绿以枝”等词语的运用极具画面感,使得整个景象栩栩如生,充满了诗性和美感。这种意象的组合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意境,也让读者能够更好地沉浸其中。
  • 情感表达:诗人的情感表达非常真挚而细腻,从“偶然倚窗坐”到“有酒但尽醉”,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这种情感的流露,不仅让人感受到诗人的豁达和乐观,也让人对生活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
  1. 历史文化价值
  • 反映文人心态:通过对“南窗”这一典型意象的描绘,展现了唐宋时期文人的心态变化和审美倾向。这一时期文人开始追求一种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
  • 陶诗意象的发展:陶渊明的“北窗”和“南窗”典故后来演变为两个独立的形象,分别代表了隐居与出游两种生活方式。在《题南窗》这首诗中,诗人徐贲巧妙地运用了这些典故,使得作品具有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1. 文学地位:《题南窗》作为徐贲的经典之作,不仅在当时受到广泛赞誉,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学者和读者都将这首作品视为研究唐宋诗歌的重要资料。

《题南窗》不仅是徐贲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唐诗宋词发展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