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新月

团团故园月,微钩画云端。
孤舟天际来,湖波正弥漫。
但念时节流,不畏道途难。
晚树齐弄色,晴飙骤生寒。
归鸟哺高林,稚子迎门欢。
梦中倏先至,相思强加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赋得新月》是元代诗人贡奎的作品,而非缪氏子所作。这首诗通过描绘新月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志向和抱负。下面将详细介绍《赋得新月》:

  1. 作者介绍:贡奎,字仲章,号云林。生于元宁国宣城,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贡奎在文学上有深厚的造诣,他的诗歌作品多反映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个人情感的独特见解。

  2. 诗歌原文:《赋得新月》原文如下:“团团故园月,微钩画云端。孤舟天际来,湖波正弥漫。但念时节流,不畏道途难。晚树齐弄色,晴飙骤生寒。归鸟哺高林,稚子迎门欢。梦中倏先至,相思强加餐。”

  3. 诗歌解析:这首诗以咏新月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月亮、船只、湖波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勾勒出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同时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未来的期许。诗中的“孤舟天际来”象征着诗人的人生旅程,而“不畏道途难”则展现了诗人不惧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4. 文学价值:贡奎的《赋得新月》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艺术表达。它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元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对于研究中国古代诗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5.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体现在其简洁而精炼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意象运用以及对自然美的深刻捕捉上。诗中使用了许多象征手法,如月亮的圆润象征完整和美好,湖水的弥漫象征生命的延续和时间的流转。这些象征意义增强了诗歌的深度和广度,使其不仅仅是一次单纯的观景,更是一次心灵的触碰和思考。

  6. 历史背景:贡奎生活在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元朝的统一为许多知识分子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贡奎的诗歌创作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社会变迁,是研究元代文人思想和生活状态的重要文献。

  7. 现代影响:虽然《赋得新月》创作于几百年前,但它依然在现代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许多现代诗人和作家在创作中借鉴了《赋得新月》中的某些元素和主题,这表明该诗跨越了时代的界限,继续影响着后世。

《赋得新月》不仅作为一首文学作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见证。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思想,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感悟,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