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阴蔽深院,四月微雨寒。
羸骖借东邻,欲出徒步难。
檐楹亦周流,于焉足盘桓。
何苦恋微禄,羡彼凌风翰。
向来二三友,谈经舌翻澜。
萧条天一涯,出处随所安。
念子知心者,重是故时冠。
寄公瑾宪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公瑾宪史》是元代诗人贡奎创作的一首作品,表达了作者远离尘嚣、追求高洁人生的理想与情感。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院之景,反映了作者对于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下面将对这首诗作具体介绍:
诗人简介:贡奎,字仲章,号云林,元代宣城人,有《云林集》。贡奎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曾中书奏授太常奉礼郎,并上书言礼制,受到朝廷的重视。他的诗歌多表现出一种清远脱俗的风格。
诗作原文:绿阴蔽深院,四月微雨寒。羸骖借东邻,欲出徒步难。檐楹亦周流,于焉足盘桓。何苦恋微禄,羡彼凌风翰。向来二三友,谈经舌翻澜。萧条天一涯,出处随所安。念子知心者,重是故时冠。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深院的环境,还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和理想。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哲理思考。首句“绿阴蔽深院”,用“绿阴”营造了一种幽静的氛围,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宁静的深院景象。接着,诗人通过描写自己想要外出却无法实现的情景,传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束缚的不满。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对比和反问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通过对《寄公瑾宪史》这首诗的分析,不难看出它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也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一种反映和批判。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同时也能体会到贡奎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深邃和独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