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思兰亭

俨俨春服成,浮云澹微阴。
行随越山曲,修篁映疏林。
溪湍骇游鱼,岩花触飞禽。
物变理乃常,于焉乐幽寻。
悠然斯亭上,契彼往哲心。
岂不感陈迹,志郁匪所任。
猗兰有时作,亦以弦吾琴。
武夷参其前,伫立企遥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陈氏思兰亭》是元代诗人贡奎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文化底蕴,在古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作品简介:元末贡奎以字仲章著称,号云林。他十岁能作文,初为池州齐山书院山长,成宗时中书奏授太常奉礼郎。后迁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转应奉翰林文字,累拜集贤直学士。他的《云林集》记录了他的生平和创作经历。

  2. 诗歌原文
    俨俨春服成,浮云澹微阴。
    行随越山曲,修篁映疏林。
    溪湍骇游鱼,岩花触飞禽。
    物变理乃常,于焉乐幽寻。
    悠然斯亭上,契彼往哲心。
    岂不感陈迹,志郁匪所任。
    猗兰有时作,亦以弦吾琴。
    武夷参其前,伫立企遥岑。

  3. 诗歌鉴赏:《陈氏思兰亭》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春天景色,诗人在越山曲折的小路上行走,四周竹林疏朗,溪水潺潺,鱼儿在溪中嬉戏,鸟儿在枝头啼鸣。诗中的“物变理乃常”表达了自然界万物循环不息、永恒不变的道理。

贡奎的《陈氏思兰亭》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自然美的诗歌。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还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