俨俨春服成,浮云澹微阴。
行随越山曲,修篁映疏林。
溪湍骇游鱼,岩花触飞禽。
物变理乃常,于焉乐幽寻。
悠然斯亭上,契彼往哲心。
岂不感陈迹,志郁匪所任。
猗兰有时作,亦以弦吾琴。
武夷参其前,伫立企遥岑。

陈氏思兰亭

【注释】俨:整齐。春服成:春日的盛装已备。浮云澹微阴:浮云淡淡,天空微阴。

【赏析】首句点明节令,为全诗定下基调。“俨俨”二字,既写出了诗人着春日服装的形象,又表现出一种庄重、肃穆的气氛,使读者仿佛看到一幅盛装出游图。

第二句以浮云暗阴喻时事变幻莫测。“行随越山曲”,写诗人随着越地山间小路行走,“修篁映疏林”写竹林掩映下的山路。这两句写景自然流畅,意境清幽,使人感到清新宁静,物我两忘。

第三句写溪流中的游鱼和飞鸟。“溪湍骇游鱼”,“岩花触飞禽”,动静结合,相得益彰,表现了自然界生机勃勃的景象。

第四句“物变理乃常”是说万物在不断变化之中,但规律却永远存在。“于焉乐幽寻”则是说在这样的环境里寻求乐趣。“幽寻”指幽静的山林,这里借代作者所居之地。

第五句“悠然斯亭上”,写诗人登高远眺,心情舒畅。“契彼往哲心”,意指与古代贤人有同感,即与古人志趣相同。“往哲”指古代贤人,“心”字双关,既指古人的心境,也指自己的心境。

第六句“岂不感陈迹”,意指对古迹的感慨。“志郁匪所任”,意为心中的郁闷无处诉说。这句是说作者心中郁结难解之事太多,无法言表,只好将心事寄托于琴声之中。“猗兰有时作,亦以弦吾琴。”这句意思是说有时候,我将琴声弹起,以抒发胸中块垒。“武夷参其前”是说武夷山在前方耸立着,“伫立企遥岑”,意思是诗人伫立于高处,仰望远处的山峰。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游兰亭时所见景色及其内心感受。诗中既有对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又有对人生命运的感伤之叹。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清新,情感真挚深沉,富有哲理意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