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霁秋色净,新凉方可人。
溪流碧如染,照我须发真。
平生作诗苦,羞拂镜中尘。
为向无庵说,岁晚愿为邻。
【注释】
- 秋色:秋天的色彩。雨霁,雨后天晴。
- 碧溪:清澈见底的溪水像染上碧玉的颜色一样。
- 镜中人:指照在镜子里的自己。
- 无庵说:《庄子·外篇·寓言》:“宋元君将饰庙,招灵侯假于家,三日不食。”灵侯曰:“吾亡国三十余年,我之不信死久矣。”宋元君闻之,使人问其故,灵侯对曰:“始吾隐于大山,山之小者、神之朝也;深则神之沉渊也;大山,大山,大不可测也。世之君子乃独不言此乎!”灵侯因以告宋元君。宋元君曰:“吾乃今知所以王矣。虽然,灵公之小也,私神之微也。寡人之大也,私国之大也,何灵公之能识其大者乎?”
- 岁晚愿为邻:岁晚希望成为邻居。
【译文】
雨后天晴,天空湛蓝,秋高气爽,正是出游的好季节。清澈的溪流像碧玉一样晶莹透亮,映照着我的头发和胡须,分外清丽。平生作诗很辛苦,可现在却不敢拂掉镜子中尘垢而自满,因为我知道镜中的自己已经衰老不堪。我想向这位隐士诉说我的心愿,年老体衰之后,我希望能住在这没有房屋的山间茅庵旁边,与它相伴。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兼有哲理的七绝诗。诗人通过描绘秋日的景色,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追求自然、归真返朴的人生态度。
开头两句“雨霁秋色净,新凉方可人”,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秋日景色。秋雨初停,天气变得清新凉爽,人们可以外出游玩。这两句诗通过对秋日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第三句“溪流碧如染”,进一步描绘了秋日的景色。清澈的溪流如同被染成碧绿色的布帛一样,给人一种美丽而宁静的感觉。这一句诗通过对溪水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
第四句“照我须发真”,诗人将自己的形象比作溪水中的倒影,表现出自己内心的宁静和安详。这一句诗通过对自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第五句“平生作诗苦,羞拂镜中尘”,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感受。他认为自己一生辛勤创作诗歌,却不敢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因为他害怕看到自己已经衰老不堪。这一句诗通过对自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第六句“为向无庵说,岁晚愿为邻”,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心愿。他希望能找到一位隐居的人,与他一起共度晚年,过一种简朴的生活。这一句诗通过对自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景色,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自然、归真返朴的人生态度。同时,诗人通过对自我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