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君节操独凌寒,冰雪丛中更耐看。
帘幕影迷金锁碎,佩环声动玉阑干。
只疑玄圃翻琼树,错讶瑶台舞素鸾。
白战几时能着我,万竿深处一凭阑。
雪竹山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雪竹山房》是元末明初著名诗人贡性之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展现了一种高洁、坚韧且不惧严寒的气质。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者介绍:贡性之(1320年—1396年),字友初,又作有初,元末明初宣城人。他是贡泰的侄儿,师承于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王守仁,在文学创作上有着极高的成就。
创作背景:《雪竹山房》的创作时间大约在明洪武初年,那时贡性之因政治原因避居于山阴,并改名为“悦”。他的从弟在朝廷任职,但为了保持自己的清白,迎归了金陵或宣城,但性之都没有去。这段经历使他远离了尘嚣,回归到了自然的宁静中,这也反映在他诗歌中的意境与情感。
主题内容:在这首《雪竹山房》中,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独特感悟和内心的感慨。诗句中的“此君节操独凌寒”“只疑玄圃翻琼树”,生动地描绘出了竹子在严冬中依然挺拔的形象,同时透露出诗人对于坚贞不屈精神的赞美。
艺术手法:《雪竹山房》在艺术上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帘幕影迷金琐碎”、“佩环声动玉阑干”,通过对细节的精致刻画,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和动态美。此外,诗人还巧妙地使用了反衬和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文化内涵:《雪竹山房》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画,它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幅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象。这首诗所体现的高洁品质和坚韧精神,对于后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了中国文化宝库中宝贵的财富。
《雪竹山房》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影响了后世,更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殿堂中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不仅能领略到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还能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