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君节操独凌寒,冰雪丛中更耐看。
帘幕影迷金锁碎,佩环声动玉阑干。
只疑玄圃翻琼树,错讶瑶台舞素鸾。
白战几时能着我,万竿深处一凭阑。
雪竹山房
赏析与鉴赏
- 诗歌原文
此君节操独凌寒,冰雪丛中更耐看。
帘幕影迷金锁碎,佩环声动玉阑干。
只疑玄圃翻琼树,错讶瑶台舞素鸾。
白战几时能着我,万竿深处一凭阑。
- 诗歌注释
- 此君:指诗人自己或他的自比之物。
- 节操:道德品质和节操。
- 凌寒:不畏严寒。
- 金锁碎:形容帘幕的装饰精美。
- 玄圃:神话中仙界的代称。
- 琼树:美玉般的树。
- 瑶台:神话中的仙境。
- 诗句解读
- “此君节操独凌寒”描绘了诗人面对严寒仍保持坚定品格,展现了其不屈的精神。在冰雪中更能显现出他独特的风采,象征着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力。
- “帘幕影迷金锁碎,佩环声动玉阑干”通过描写细节,营造了一种幽静而又神秘的氛围。帘幕的影子在金锁上投下斑驳的痕迹,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流逝;佩环的声音清脆悦耳,触动了人们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感受。这些描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性,也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
- 诗歌赏析
- 此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的高尚节操及对自然之美的赞美。通过对“雪竹山房”的描述,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依然坚守原则的品质,同时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 此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高尚人格的追求。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想境界,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追求。
- 创作背景
- 此诗作于元末明初,作者贡性之经历了社会的动荡和政治变迁,选择隐居山林,远离尘嚣,以笔为犁,耕心种德。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创作《雪竹山房》来抒发自己的情怀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诗中的“雪竹山房”不仅是作者生活的地方,也是他精神寄托的象征。诗人在这里度过了许多个寒冷而宁静的日子,与大自然和谐共处,从中感悟人生的真谛,并在诗中表达出来。因此,“雪竹山房”不仅仅是一个地方的名称,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和对外在世界的一种诠释。
- 艺术特色
- 此诗采用了平实的语言和朴素的手法,却能够营造出一种深沉且富有哲理的氛围。诗人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使诗歌具有丰富的想象空间和深刻的内涵。
- 诗中通过对“雪竹山房”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热爱和对高洁人格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的表达既真实又深刻,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 历史影响与评价
- 这首诗因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的艺术形式,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 诗中“此君节操独凌寒”、“冰雪丛中更耐看”等句子,至今仍被广泛引用和传颂,成为了表达坚韧不拔、高洁品格的经典语句之一。它们激励着人们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