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鸾飞下尾毵毵,怪石崭岩倚碧潭。
一路鹧鸪啼不断,行人挥泪湿征衫。
【注释】
翠鸾:传说中的一种神鸟。下:降落,落下。尾毵毵:形容尾巴长而细长。“毵”同“参”,形容很长。怪石:指山间奇异的石头。崭岩:高峻的样子。倚碧潭:靠着碧绿的水潭。鹧鸪(zhè gū):古代诗人用来形容哀愁失意的鸟。啼不断:啼叫不停。行人:指行旅之人。挥泪湿征衫:泪水湿润了出征人的衣衫。征衫:出征时穿的衣襟或衣服。
【赏析】
这是一首边塞诗。诗中描绘了一个清幽秀丽、生机盎然的边地景色。全诗写景状物,动静结合;抒情达意,委婉含蓄。语言清新俊逸,意境优美。
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首句以“翠鸾飞下尾毵毵”起兴,形象生动地描写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一只翠绿色的鸾鹄从高空缓缓降落,落在那山峦叠嶂之间,它长长的尾巴像一根根细丝一样垂在下面,煞是好看。这一句不仅点明了时间(暮春),还为下文写鹧鸪鸣叫声做了铺垫。次句则通过“怪石崭岩倚碧潭”来表现环境的清幽和美丽。“倚”字写出了怪石的险峻,也暗示出诗人对这一美景的喜爱之情。第三句紧承上句,写鹧鸪在山间回荡着凄切的叫声,似乎在为行人送行,使人不禁想起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里虽然不是飞雪而是啼声,但却同样具有凄凉之感。“一声声”三字更是渲染出了鹧鸪啼声的凄厉,使读者仿佛听到了那凄厉的叫声。第四句“行人挥泪湿征衫”则是诗人由上两句所写的自然景色引发出来的感情。诗人站在高高的山顶上,远望山下蜿蜒曲折的道路,心中不由得涌起一阵悲凉之意,于是情不自禁地潸然泪下。
这首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中间插入鹧鸪的啼声,使诗歌更加丰富多彩。全诗以景衬情,以动衬静,以乐衬哀,使读者感到既新鲜又亲切。